便是如此,正在纪凌意气风发,筹谋着夺回凉州七郡之时,朝廷一道诏书,宣他回京。
临行,百姓倾城而出,箪食壶浆。
老妪含泪,孩童拉衣,或有青壮争先恐后,或有老者跪地挽留。
对于如此情形,纪凌热泪盈眶,抱拳一一谢别。
纵马回望,定平在风沙中屹立。
多年磨砺,未酬壮志。
未得的军功,未得的恩赏,都化作他心底的坚毅。
对此,纪凌知道,前路风云诡谲,京城朝堂或比战场更为凶险。
但这十年寒沙铸剑,他已无所畏惧。
踏入回京之路,身后是山河,身前是未知,而属于他的未来,却不知在何处
途中,其人思绪万千。想起初到凉州时的懵懂与无畏,想起战死沙场的兄弟,想起与元武一次次的对决,还有凉州百姓那一张张朴实而又充满信赖的面庞。
这么些年,他在沙场上从未退缩,可面对朝堂的冷漠,心中难免泛起悲凉。
行至半途,数支暗箭从路旁的密林中射出,直奔纪凌面门。
护卫们大惊,纷纷拔刀护主。纪凌侧身一闪,反手抽出佩刀,目光冷峻的扫向四周。“何方鼠辈,敢行偷袭之事!”
言毕,他身形一闪,率部冲入林中。
几个黑衣蒙面人四散逃窜,身手敏捷。
纪凌紧追不舍,几个回合下来,将其中一人逼至绝境。“说!是谁派你们来的?”言罢,他长刀抵住对方咽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人冷哼一声,当场咬毒自尽。
见此情形,纪凌眉头紧锁,自己尚未回京,已然暗流涌动。
千里之遥,他也愈发谨慎。
临近神京,纪凌没有直接入城,而在城外一处隐蔽庄子住下,派人暗中打探城中消息。
果不其然,听闻朝中有不少人正谋划在他面圣之时,以莫须有之罪名弹劾他,欲置他于死地。
纪凌心中冷笑,这些年在凉州与元武斗得死去活来,如今便是这般下场。
他思索良久,决定离开这是非之地。
面圣之日,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纪凌身着素袍,昂首而入。
未等他人开口,他便抢先一步。“启禀父皇,儿臣戍边多年,今日归来,却听闻朝中有人欲对儿臣不利。
儿臣无意争权,只望大周昌盛。这些年来,儿臣在凉州与元武苦战,为的是家国百姓。
现如今,有人在背后中饱私囊,扰乱朝纲,望父皇明察!”
听闻此言,仁宗皇帝脸色阴沉,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那些原本准备弹劾纪凌的大臣,此刻纷纷交头接耳,面面相觑。
之后,虽有各方朝臣出列,纪凌却一一应对,游刃有余。
仁宗看向纪凌,其人眼神中多了几分复杂之色。“你这些年在凉州辛苦了。朕知道委屈了你,如今你平安归来,朕定当好好封赏……”
加封三印吗?早在多年前就该如此了。
拖到如今,朝中那些肆意挥霍,穷奢极欲的皇子最差也是二印……
而在众皇子中,稍微讨喜一些的,早已三印玄龙披加身。
纪凌跪地谢恩,心中却五味杂陈。
多年戍边,他历经磨难,所求也并非封赏,而是皇帝的信任与大周的安稳。
如今朝廷的态度如此,他也并没有太过在意。
朝会之后,经过多番打听,原本他将加授二印,三印还是太子苦苦相求,仁宗方才允诺。
既是如此,纪凌也未有不满。他拜谢过如兄如父的太子,再一日的朝会之上,当着文武百官跪地请命,希望重回凉州,并提议增兵增兵西境,一举夺回庆帝年间的失地。
很显然,他的提议非但没有被允诺,还被各方指责,连仁宗也对他不满。
多日之后,他本该在府中休养,一道朝廷调令,又将他派往驻守北境。
官道上,纪凌回望京城,心中不禁有些悲凉。
一腔热血,壮志未酬。北出塞外,再戍边宁。
……………………………………..
(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