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远去的敌军,纪凌微微摇头。虽未全歼,但已重挫其前锋锐气。
此役过后,凉州营稍有喘息。
虽连连战乱,各地百姓依旧自发的驰援定平,或送粮,或救治,或修补着兵器。
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朝廷派来的粮草辎重,竟被克扣大半。
“殿下,末将刚从栗仓而来,此次送达得军粮不足七成。”魏冉焦急万分,风尘仆仆的从帐外走来。
“莫要心急,待本王来处置。”纪凌强压怒火,当夜便修书送往京城。
其信中言辞恳切,陈述凉州困境,恳请朝廷彻查,足额拨发粮草。
一连过去月余,凉州营等来的回复却含糊其辞,只说朝中难处,让他们自行设法筹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于此事,纪凌很是愤慨,朝中定是有人作祟,故意刁难。要么皇子,要么文党。
无奈之下,他带着将士开垦荒地,种植耐寒作物,又与当地商户商议,以军中特有的皮革、药材换取粮食。
一晃数年过去,纪凌在凉州的日子愈发艰难,却从未停止与元武的争斗。
冬日大雪,他与魏冉率奇兵夜袭敌营。
趁元狗熟睡,其部杀得对方措手不及。
秋日丰收,为防敌军来抢粮,他亲率重兵驻守于武威郡外,大败对方的劫粮队。
多年交锋,元武屡次吃亏,对这位大周皇子渐生忌惮。
一次阵前对峙,莫善先驱马向前,喊声响彻沙场。“纪凌啊,你在这苦寒之地死守多年,贵国皇帝陛下却不赏你,何苦来哉?
大周腐败,军需不足,粮草不继!若按军功,你早该加三印了吧?
呵呵!纪凌,你还不速速退去,战功高了可是会让很多人忌惮的!”
听闻此言,纪凌冷笑。“本王守的是大周疆土,与军功有何关系?
招人忌惮?那又如何?”言罢,他弯弓搭箭,径直射向对方。
双方战鼓擂动,又厮杀一处。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朝廷局势亦波谲云诡。
这数年间,纪凌的确屡立战功,战报频频飞回京城,而朝廷的嘉奖却如石沉大海。
朝堂之上,权臣弄影,有人说。“皇子久掌军权于外,恐生异心,不宜嘉奖。”
有人道。“凉州偏远,些许小胜,不足为提。”
更有人言。“纪凌养寇自重,其人心怀不轨,当派监军常驻。”
连番旨意传来,只有勉励坚守,未提半字封赏。
对于朝廷的反应,纪凌在营帐内,展开一道道来往的诏书,双手微颤。
其人身旁,魏崇山气得须发倒竖。
魏冉更是拍案而起。“殿下,您为大周出生入死,朝廷怎能如此不公!
熬在这寒苦之地,何时是个头啊?”
帐中诸将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沉默良久,纪凌起身踱步。“诸位,本王非为封赏而来。
国土乃我大周儿郎生养之地,莫说驻守凉州,即便长眠于此又如何?
为国征战,为的是我大周国土,而非军功……”言罢,他抬眼望向帐外,风沙中,军旗猎猎。“若有懈怠,凉州百姓何辜?这西境的国门谁守?
都回去吧,莫善先巴不得咱内乱。”
众将听闻,纷纷单膝跪地。“愿听殿下号令,守土报国!”
岁月悠悠,转眼间,纪凌在凉州的第九个年头已过。在此期间,徐沧、魏冉、司徒孝呈等人都曾追随他沙场浴血,纵马扬鞭。
历经多年苦战,其人身先士卒,赏罚分明,颇受军民所爱。
凭借定平关地势险峻与峭壁悬崖,他加固城防,沿武凉山筑起高大厚实的城墙。
城墙上密布了望塔、箭楼阵地。又在城周开垦,囤积大量粮草、箭矢与饮水。
陡峭山路,骑兵难行,元武多数情况只能下马步战,拥挤在狭窄通道。
纪凌指挥攻守,兢兢业业,从不懈怠。
面对元武重兵围城,阻断外界。但凡寻得机会,他毫不畏惧,时常会亲率部卒出城袭扰,搅得对方不得安宁。
这数年间,纪凌坚守定平。
城中军民一心,男子上城御敌,女子运送物资、照料伤员。
多年对峙中,莫无涯曾亲自前来,即便由他指挥调配,也无较大的斩获。
日子缓缓流逝,元武新帝继位,内乱不断,最终无力西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