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陈亮掩卷长叹:“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此天下奇书也。真不知你脑子里究竟装了多少奇思妙想。”
冯过解释道:“近来多读康节先生轶事,又听小宛弹唱‘渔樵问答’,心下有感,乃提笔记之,一家之言罢了。”
陈亮手指虚虚的点了点冯过,却是说不出话来,“一家之言”?要不要这么打击人哪。
“康节先生”即邵雍,字尧夫,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理学五子”。
邵雍从小爱好读书,除了儒家经典,什么医卜星象、算数农学等等,啥书也读,是一个读书狂。但是教书先生却看不上他,因为作为儒生的教书先生,不能容忍他学习儒学之外的东西。邵雍胸怀大志,希望游历天下,洞察人间,不希望入朝为官,所以被教书先生赶出了学堂。十六岁那年,邵雍背上行囊,跋山涉水,游历人间。
他读《易经》三十年,基本生活靠好友司马光接济,勉强度日。在《梅花易数》一书中池写到:“冬不炉,夏不扇。盖心于《易》,忘乎其为寒暑也”,足见读易三十年的艰辛和学易的感受。
仁宗皇佑元年冬日的一天,在洛阳城的一个梅园里面,有一群地位显赫的人正在观赏梅花,这些人中有当朝首辅富弼、司马光等等。其中有一位与众不同,麻衣草鞋、竹杖酒壶,器宇非凡、仪态大方。高官毕恭毕敬,众星捧月一样围绕着这个人缓缓前行。
人群走到梅花树下,这个人抬头观望,树梢两只麻雀在争夺一支梅花,忽然双双坠地。司马光和其他人对视了一眼,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先生可是看出来什么?”这个人思考了片刻笑着说道:“明天晚上将有一位少女来这偷折梅花,却被看园子的人发现,慌忙逃走的时候将不幸摔倒在这里,不过并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伤了膝盖而已。”惊奇的是,第二天这一切都发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官们连连赞叹,拜访这位高人。有位高官问道:“先生!你怎么能算那么准?”先生说道:“不才苦研《易经》几十年,受先师指点,自创占术一门。昨天乃首次起卦,让各位见笑了。”高官惊奇问道:“自先古以来,都是用龟甲、蓍草等起卦,还是第一次听说可以自创卦术,不知先生这个卦术的可有名字?”先生说道:“既然初次因为梅花起卦,就叫他梅花易数吧。”
这就是着名的梅花易数。这位高人就是着名的哲学家、易学家、理学家、数学家、诗人----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他写的这首诗,囊括了十个数字,简单有趣,见诗如画,描绘的场景象小山村,又很像仙境,可见其境界与心胸。
这时代,原本就信神魔佛道,便是读书人也不例外,说是“子不语怪力乱神”,那也只是自我标榜而已。易经算不上是门高深莫测的学问,但能精通就千难万难了,像邵雍这般“未卜先知”的易学宗师自是倍受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