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大艺术家啊,可惜了。
常氏从上饶走出登基大宝,百五十年后,大概是龙椅坐的久了,颓象渐深。大厦将倾,终见败梁。
上饶地处江南之尾,东南门户,四省通衢,因地利之便,自古繁华。
正月赏灯,全民狂欢。虽然少了董小宛、应素白这等大咖,本地娱乐业并未有丝毫滞退。偶有人念及,亦只叹“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其实当是“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才对。
这人世,缺了谁都可,没有哪个是救世主,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除了去左溪拜年,冯过借口温书备考,推却了诸多应酬,倒也自在。
左溪之行,多了桩事,沈致信会随同前去金陵城,或者还有汴梁城。
是大舅沈致兴作的决定。
外公早逝,十六岁的大舅当了家,是年定婚的他三年后做了父亲。这十多年来,沈家这一房便是靠他撑了起来,全家人都敬畏他——所以,威严与年龄无关,在乎于阅历,或者是位置。
三舅性格较为内问,话不多,诚恳踏实,学业大概率是无成的了。长兄为父,大舅干脆给他寻了门亲事,照例是三年后完婚。让他陪冯过考赶,一来是自家人有个照顾,二来也是让他多见见世面。男人嘛,得多多开拓眼界。
可冯过却是敏感的发觉,三舅跟在自己身边,多半是“管家”角色,而且大概率是冯沈氏暗示的结果。肥水不流外人田,冯过早晚成大事,身边总需要知根知底的人跟着,三舅便是好人选。
也罢,冯过并不在意这些,与沈致信年龄相仿,原本就是从小到大的玩伴,甥舅间的辈份淡化了许多。
至于十七岁定婚,沈致信完全没有发言权,长兄还早一年呢。
冯过打了个寒颤,自个今年十六岁了呀,难保不会被包办了婚姻。
不过,资南嘉这妮子还不错,长得好看,识文断字,家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