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天下攘攘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29 字 10天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该策略与明宗、王安石等变法派“改易更革”的政治主张相一致,因此得到大定朝廷的高度重视和采纳,王韶被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之职,主持收复河湟之事。

“擒贼先擒王”,王韶在《平戎策》已经分析过吐蕃诸部的分裂状态,由于在其中蕃部的俞龙珂在青唐地区势力最大,王韶便决定先对他们开始操刀。他只带数人就直抵青唐,对俞龙珂晓以利害加以劝说,后来成功地使俞龙珂率部十二万人归降大定,一些羌人和夏人也望风而降,首次出击就大获成功。

熙宁六年,王韶继续征战,扩大战果,先是攻取了河州,在羌人反叛后又击败了瞎征,收复河州。又攻下宕、岷二州,叠、洮二州的羌人首领投降。王韶领军转战五十四日,跋涉一千八百多里,攻取河、洮、岷、叠、宕五州,杀敌数千,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王韶也因功晋升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

在稳定了河州后,王韶返回熙州,又出奇兵大败羌人,瞎征投降,被押送至汴京。王韶因功被拜为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就连他的两个兄弟和孩子都被授予了官职。不久,他又被拜为枢密副使,至此王韶可以说是大获全功,战绩辉煌。

短短数年,王韶自献策以来经多年征战,“熙河开边”取得了辉煌战果,收复了熙、河、洮、岷、宕、亹五州,开拓疆土达二千余里,招降羌人部众达三十多万。这场战争是大定自建立以来八十年间,对外战争所取得的一次最大的军事胜利。其也被誉为“一代书生名将”。

但之后他因马瑊一事与王安石产生了矛盾。其后,他又在大定与交趾李朝之间的邕州之役上发言不妥,引发了理宗不悦,被贬知洪州,英宗年间又被降职知鄂州。

王韶经营西境多年,乃是实打实的西宁专家。照理说他的意见应当听取,但在这满朝喊战的节骨眼说什么“莫要惹事生非”,这岂不是自讨没趣、自己引祸上身?即便朝中有辛弃疾这般的兵部尚书好友说情,也是难逃贬谪。

就这么一个清醒且敢言的人么?冯过默默叹息。这个时空与那个时空历史轨迹不尽相同,不少历史事件却是一般无二,如这“五路伐宁”,不就是那个时空北宋的“五路伐夏”么?北宋以失败告终,大定呢?

七月,经过一系列的商讨谋定和战争动员,大定集中包括熙河路在内的西北军团的所有力量,分五路伐夏:第一路,由西征军监军兼领熙河路、秦凤军总管童贯率领,步骑三万加上吐蕃董毡的三万骑兵,攻击目标为兰州、灵州,如果灵州被友军攻取,则目标改为凉州。第二路,由鄜延军种谔率领。鄜延军九将五万四千人,另加东京禁军七将三万九千人,总计九万三千人,出陕西攻米脂,取夏州,目标是怀州。第三路,由宦官王中正率领河东军,步骑共计六万人,民夫六万,马二千匹、驴三千头,另加民夫五万人作为后备。先攻取怀州,后渡黄河,进入西夏腹地。第四路,环庆军由高遵裕率领,蕃、汉步骑共八万七人,民夫九万五千人,目标是灵州。第五路,泾原军由刘昌祚率领,由五万一千余名步兵,五千匹马组成,目标是会同环庆军攻取灵州。五路西征,全军总计三十五万人,民夫二十万,全加起来共有五十六万人左右。

一场轰轰烈烈的国战就此拉开帷幕,大定兵锋直指西宁,天下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