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二人如老朋友一般熟稔亲切,言语寥寥,静静的啜着茶。
茶是芥片茶,煮好后有一股婴儿肉香。
瞧着她素手煮茶,动作轻柔娴熟,无疑是一种享受。
这是个性情淡泊的女子啊,大抵也是厌弃喧闹奢靡的,许会醉心于山水之间。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三言两语后便会陷入静默,而后又是毫无主题的闲扯。对话之间并无文人之轻,更无刻意的吹捧,主客层次不显,问答时常转换。
期间,她让甄金莲奉上香露。
小金莲献宝似的介绍到,这是董小宛采渍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这样制出的花露入口喷鼻,世上少有。其中最鲜美的是秋海棠露。海棠本无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独独是露凝香发。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
小金莲一直暗暗观察“白姐姐”与冯过之间的互动,乌漆的双眸在二人身上转来转去,心下有些焦急。
小丫鬟是知晓白姐姐心思的,冯七郎那些篇词作可是被她反复抚琴弹唱的,什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啊,什么“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啊,什么“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啊,弹的好,唱的更好。
小姑娘对社会并无太深刻的理解,不觉得自己和白姐姐身份有多卑微,打心底里认为没有淮能够配得上白姐姐这般色艺双绝的女子。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直到冯过的出现。
有句诗怎么说来着?哦,“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的便是冯七郎这般男子吧,有人才,有文采,有家财,完美人设。嗯,年龄稍小了些,却也无妨。
白姐姐与冯七郎,不要太般配哦。
但瞧这二人淡如菊的交流,实在叫人心急,小金莲觉得自己得做些什么。于是,她趁机吧啦吧啦的为白姐姐说着好话。
譬如董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
还有膏糖,以精白面、白糖、芝麻、饴糖为原料,经选料、熬糖、制糖芯、制糖骨、成型等工序而成。制芯系将芝麻焙炒、研磨,先分离皮仁,再焙至浅黄。火候、时间必须恰到好处,方不至生焦,使麻香浓郁。糖骨的熬制过程,要求保证其延展性良好,顺利成型。最后工序为将糖骨展开,均匀配以糖蕊,反复包褶,压切成型。成品为扁长方体,色白微黄,层次分明,剖面为旋状纹理,中心呈丹凤眼状;入口易化,酥松香甜,回味久长。配以绿茶,口感更佳……
一番口干舌燥的说辞后,冯过与董小宛看看小金莲,相视微笑。
有些情绪似乎在酝酿,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