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郎才女貌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25 字 9天前

此时的冯氏自然是商贾大家,在信州也算是名门望族。

历经数辈人百年努力,冯家门下产业急剧扩展,涉及行当凡茶、酒、粮、布、漕运、钱庄、酒肆、青楼十余类,几乎涵盖各行各业。族长冯居庸亦是信州商会副会首,即便在整个江西布政司也是头面人物。

信州“花魁大会”的幕后推手便是朝阳常氏、吉阳冯氏、罗桥甘氏这几大家族,也就是“赞助商”。当然,绝非花钱赚吆喝,反倒可藉此赚个盆满钵满。譬如说,客栈住宿费比寻常高个九成九,酒楼餐饮费高个八成八,各大青楼高个七成七,诸如此类,而且还得“限流”——信州富庶,各路豪客蜂涌而至,怎会在意这等“细枝末节”?大会前后十余天便可获取平素三月的盈利,皆大欢喜。

至于冯过,院试案首哩,非止八股文写的花团锦簇且有理有据,更是精擅诗词之道,近期数篇词作广为传唱,虽未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高,但也不远矣。

更为要紧的是,冯家七郎年仅十五。啧啧啧,几可本朝初的燕同叔并肩。“方仲永”?绝无可能。可以预见的是,此子前途无量,他日必一飞冲天,可成吉阳冯氏金漆招牌。

至少在信州,冯改之已是名人。

而他与“云想阁”头牌董小宛之间也有了千丝万缕的关联。才子佳人,郎才女貌,自古便为人津津乐道。即便冯过只有十五岁,董小宛十八岁,那亦可成风流韵事嘛。况且,女大三抱金砖,还真是般配呢。

当然,于冯过而言,董小宛并非良配。

事实上,冯过对董小宛并无歧视之意,反而很欣赏这位极其个性的美女……小姐姐。

首先,白青莲(董小宛的本名)出身于颇具书香气息的家庭,家境殷实,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针线女红无有不擅,可谓是寸德具全。只来家道中落方沦落风尘,绝非本意如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难能可贵的是,不幸坠落风尘,她尚能做到洁身自好——嗯,至少给他的感觉如此,他也并非是因其美貌而蒙蔽心境。当然,风尘女子即便风光无限,最终还是要为自己觅个好归属。在此过程中,清倌难免要成为红倌。身陷囹圄,又岂能顺着自己的心意行事?最无奈的是身不由己,大概率会沦为玩物。

他看得出她眼中的不甘与抗争,也看得出她心里的怨恨与愤懑。是啊,十八岁,放在那个时空,还在念书,正是父母的心头肉,娇贵着呢,哪做得到泰然?

而且,她是真正的才女,才学远胜他这位“文抄公”,他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而已,而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譬如她的《绿窗偶成》: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独坐抚瑶琴。黄鹂亦似知人意,柳外时时弄好音。

又譬如,她先习钟繇帖,觉得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又改临摹曹娥碑,乃尽得其粹,后又习卫夫人簪花小楷,是有大成,书法天赋令人称绝。

再譬如,她擅画,所画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

这些都是他在“云想阁”中“绿柔”二楼所见,着实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