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心理之道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85 字 10天前

程朱理学占据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带来的后果很严重,本朝初年学术气氛沉闷,思想界如同一潭死水。如果时间一长,可以预见的是必然带来社会结构僵化,社会进步停滞。

但本朝还是传统的“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可以将程朱理学定为官方意识形态,却无法压制儒家学者对儒学的研究与发展,也不掌握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也就是说,本朝儒士可以提出新学说,皇帝也不好否定社会上出现的儒家新思潮。

如心学。

心学是开放进取的,强调人内心的良知良能与社会和万物的沟通对话,不像程朱理学是一个封闭僵化的宗法伦理体系,思想和行动都不允许超过程朱理学思想划定的大纲。因此,心学符合本朝发展需求,进而影响越来越大。

但作为皇帝是不好下场作裁判的,只能是静观其变,且明面上仍以程朱理学为官方首肯学派。

皇帝都表示看重程朱理学,虽未明确打击崛起的心学,但作为与皇族一脉相传的朝阳常氏敢公开站队心学,那便真真是作死了。

“一品阁”表示不沾此事,其他书坊闻风而动,最后被冯氏的“吉阳书局”揽接下来。

亏本?那是不存在的。

心学盛宴哪,仅凭费宏、辛弃疾、资哲这些个名头便能售卖回本。再者,别看理学风光无限,心学亦是影响日深,门人信徒不知凡己,其中不乏权贵显达。而且,参与此次鹅湖文会的尽是读书人,最不器的也是秀才,身后大多有名门豪族撑腰,会嫌书贵?

总之,冯氏经办此事,既落下名声又谋获实利,何乐而不为?至于说有得罪理学之虞,那也是没得选择了,毕竟冯氏眼下主推冯过,注定要站队心学。

至于冯过,在他看来,程朱理学确实不堪,代表的是腐朽桎梏,迟早会被敲碎剔除,即便没有心学,也会有其它学派取而代之。

既如此,唯有想方设法让心学壮大才是正理。

恰巧,他有大杀器----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闲观物态皆生意,静悟天机入穴冥。道在险夷随地乐,心意鱼鸟自流形。”

知行合一……啊啊啊。

是的,便是那世的“阳明心学”。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时候抛出这大杀器。目前显然是不行的,再如何“神童”也不可妖孽如斯,否则便是“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