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科举考试分为三次,分别是解试、省试和殿试。

基本上算是沿袭了唐代、五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的模式。

科举考试的类别主要有进士科、诸科、武举等等。

进士科中主要是参加殿试后取得名次的学子。

一般来说进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殿试的前三甲为进士及第,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其他二等和三等则根据参试人员来定,各代君王皆有不同的制度。

正因为大宋各代君王都有不一样的制度,赵构才正是希望形成非常符合时宜的科举制度,而非生搬硬套的去照搬。

“诸位爱卿,今次殿试乃是特殊之时行的特殊之法。礼部须勤勉主持,不得有任何差池。至于殿试,朕有几个想法,可参照实施。”

“自唐以来,殿试中进士者皆取总数之两到三成。我朝初时亦是如此,然仁宗皇帝仁爱,但凡参与殿试者皆可中进士。此法与眼下变法中裁撤冗员和清理补官格格不入。朕以为不可全取,择优取其中三成左右为宜。此为其一。”

赵构说的其实还是殿试之中取进士的人数。

举子们从解试再到省试,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才杀到殿试。

可以说参加殿试的举子们至少是文采出众,出类拔萃的。

对于这些人才如果淘汰很多,或许也是人才的流失,所以从仁宗朝开始便取参加殿试的举子全部为进士。

这样的方式也是造成冗员和补官人数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没有了淘汰或许造成很多举子没有了动力,残酷的淘汰反而能够激发出举子们的潜能。

基于这么多的考虑,对于赵构而言,破除祖宗之法这便是其中之一。

“以往殿试重诗词与经义,而轻策论。诗词歌赋虽好,对朝廷助益无多。经史子集虽佳,对国家帮助甚少。唯有策论,明辨是非,开宗明义,以建言而解朝廷之困惑。朕以为应当重策论而轻诗赋与经义。此为其二。”赵构语重心长的说道,其中的道理是非常的深刻。

大宋朝为什么词人多入牛毛,大宋朝为什么词人大多是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