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主要有三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分别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在这其中,秦牧是偏向于后者的。
因为,不论是察举制也好,九品中正制度也罢,都偏向于品行和家世,才学还是相对来说次要的。
两汉察举制的出现,导致士族豪强不断做大,几乎侵蚀了国家命脉。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更是形成了强大的门阀政治……
秦牧早就想推出科举制了。
而且,国子监每年为秦牧培育出来的人才不知凡几,他们都能胜任地方官吏。
在这种情况下,秦牧没必要向士族妥协,以九品中正制度来换取世家大族对自己的鼎力支持。
当然,就现阶段而言,九品中正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
至少作为一种过渡期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不错的。
秦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陈群所提出的九品官人法,可以推行,但必须要改一改。”
“每个郡设立一名‘中正’,秩比六百石,由朝廷委派,负责为朝廷评选人才。”
“评选标准以德行为主,才学次要,最后才是家世。”
“人才被举荐到洛阳之后,再由朝廷考核,酌情而定官职。”
秦牧的此言一出,群臣都深表认同,纷纷对秦牧歌功颂德起来。
……
时间进入大业六年,即公元206年,农历六月。
自从荀彧死后,太医令吉本、司直韦晃、侍中耿纪、金祎等人,尽皆惶惶不可终日。
终于,他们按耐不住,决定起兵攻入皇宫,劫走皇帝刘冯、太后伏寿,逃奔荆州。
不过还未等他们付诸实践,其密谋之事,就已经被告发。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耿纪、金祎等人百口莫辩,最终被秦牧夷其三族。
经此一事,早就惴惴不安的伏寿,便以天子的名义,向秦牧下了一道禅位的诏书。
这个时候留着汉室天子存在,对秦牧的确没有好处了。
因此,秦牧“三辞”之后,终于是欣然受命。
“呜——呜——呜——”
充满肃穆之气的号角声,嘹亮了整个穹隆。
此时,在洛阳郊外,洛水之畔,数以十万计的臣民聚在一起,想一睹秦牧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