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韵秋见赵真根本不给她机会,心里面既委屈,又不甘。
当然,她也没有轻易放弃,毕竟赵真是未来的天子,身边绝对不可能只有秦暮岚一个女人。
当听说赵真要南下巡视边军,她的第一反应是担心,很想找其父卢昭劝劝赵真。
可很快,她就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机会。一旦抓住,就算坐不了中宫之位,但“四妃”之首的位置还是有机会的。
于是,在赵真南下后,她就带上了自己的护卫,偷偷溜出了家门,然后一路南下。
终于,她等来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机会,在赵真需要伤药的时刻,她及时现身了。
都说“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当赵真知道卢韵秋为他所做的这一切后,心里的防线多少有些松动了。
他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卢韵秋对他的心意。
但那时候的赵真正处于与秦暮岚的热恋中,再加上他对卢韵秋只有同门之情,这才一直回避着这段感情。
可当卢韵秋不远千里、不怕危险地追着他南下,甚至深入敌国时,他觉得自己该给这段感情一个说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京后,赵真很是歉疚地与秦暮岚聊了许久,并约定皇后之位非其莫属,这才敲定了纳卢韵秋为太子良娣的事。
在纳太子良娣这件事上,秦暮岚其实并没有拒绝的权利。
但赵真已然主动地示了好,又做出了承诺,秦暮岚无论开心与否,都只得接受这份心意。
成婚后,看在卢韵秋一腔真心和太傅卢昭的面子上,赵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这位新纳的良娣还是很宠爱的。
但随着时间流逝,赵真身边年轻貌美的女子,如云昭训等人越来越多地进入东宫,他对卢韵秋的感情也就变得平淡了。
再后来,赵真即位,秦暮岚不出意外地成了皇后。
只是由于帝王心思的不可捉摸,很长一段时间内,秦暮岚在正阳宫里过得并不开心。
至于卢韵秋,看在卢昭的面子上,赵真还是封了她贵妃之位,位列“四妃”之首,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秦暮岚。
按理说,卢韵秋走到了这一步,已经可以满足了。
但随着秦暮岚的嫡长子,即大皇子加冠后,卢韵秋渐渐意识到,若是她的儿子不能成为那个最高位置上的人,她这一辈子都不能胜过秦暮岚了。
二八年华时,她恨自己没能早些遇到赵真,以至于失了先机。
从那之后,她总觉得自己一直活在那位中宫皇后的阴影之下。
三十多岁时,她恨自己的儿子不是赵真的嫡长子,无法理所应当地成为东宫之主,以后就更不能让她的身份超过秦暮岚。
于是,为了这种自以为是的执念,她策划了一场人为的瘟疫。
结果如卢韵秋所料,那个被朝野盛赞的的大皇子一命呜呼了。
那个时候,她以为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毕竟秦暮岚所出的嫡长子已经没了,储君的人选也该轮到她所出的长子了。
可不知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了,赵真竟一直没有立储的打算。
若一直这样,卢韵秋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可五年前的冬天,秦暮岚的小儿子赵宸横空出世,凭着一桩赈灾的案子,将她的儿子踩到了脚底下。
从那天起,卢韵秋终于意识到,要想凭借正常手段让她的儿子登上大位,难度可是非常大的。
最后,她终于下定决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当时的她被困在深宫之中,无法与外界联系,而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父亲,更是不可能帮她做这种事情。
于是,卢韵秋启用了庆妃这颗棋子,通过钱氏皇商进贡贡茶的渠道,将碧眼青翼蛉带进了宫中,并炼制成了在将来能够控制赵真的毒药——碧蛉化血散。
如今虽然事情败露,但她也没什么好怕的,反正解药在她手里,赵真也奈何不了她。
只要赵真愿意将皇位传给她的儿子,她便可以将解药拿出来,反正只要她的目的达到了就行。
赵真脸色阴沉地听完卢韵秋的讲述,深呼吸了一口,冷冷地骂了句“朕倒是小瞧你了,只是可惜了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