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表白

“你们都说说,这封信,是不是郑海写的?”

朱棣将一封书信交给马和,令营帐中的将领传阅。

老将张玉快速阅览信中的内容,将信递给朱能,没有发表意见。

朱能草草看了几眼,将书信递给丘福:“殿下,我看这字迹潦草,没准真是那小子的!

这小子,当年在燕王府没好好练字,整天吵着要骑马、练箭,我看这么丑的字八成是他的!”

燕军诸将中,敢称飞龙卫的指挥使是“小子”的,只有朱能一人。

论交往年限,与郑海交往最久的是张玉和朱能。

张玉年纪老,为人稳重,自然不像朱能那般直爽而高调。

张玉往常都称郑海为“郑指挥”或许直呼“郑海”,唯有朱能无视郑海的职位,甚至故意贬低郑海。

这与朱能的直爽豪迈的性格有关,也与他与郑海的关系有关。

朱能是朱棣的亲信,自恃身份比郑海高。

当年郑海刚入燕王府当侍卫时,朱能就是百户,受朱能领导;

后来,朱能还教授郑海骑马与射箭,就连郑海的一部分刀法也是朱能传授的。名义上,朱能是郑海的半个师父。

这是朱能敢称郑海为“小子”的原因。

“这小子,老子攻城时,也没见他跟我配合,搞个里应外合。要是那样,老子早就攻上济南城墙了!”

朱能一脸不爽:“他早不通信,晚不通信,偏偏这时候通信,我看这信,八成有鬼!”

“没错!我也赞同朱能将军的看法。”丘福将信件递给其他将领,“这封信来得蹊跷!这个时候叫我们退兵,很可能是铁铉的阴谋!”

谭渊大声道:“肯定是铁铉那匹夫的诡计!俺不信,郑指挥会写信叫咱们撤兵!这济南都围了三个月了,这撤兵岂不是前功尽弃!”

有不少将领都支持谭渊的观点,他们不同意郑海信中提出的撤兵建议。

围困济南城已经三个月了,燕军攻城不下上百次,却未能攻下济南城。

这对几乎战无不胜的燕军来说,是一大耻辱,朱棣与诸位将领都心有不甘。

对于铁铉的恨,朱棣那是刻骨铭心。

铁铉诈降,诱他骑马入城,他险些就死于城门洞的铁板之下。

那阴恻恻的铁板、血淋淋的马首,朱棣至今记忆犹新。

多少次被梦中的铁板与马首吓醒,快三个月了,他对于铁铉的恨,至今却未曾消减过。

“殿下,这信是不是真的,问一下马和便知。马和与郑指挥使是结拜兄弟,他对郑指挥使的字迹是最了解的。”

张玉一直没有发表看法,这时他却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书信的真伪。

张玉是老将,在燕军中很有威望,素有谋将的美誉。

他一发表看法,帐中有一部分将领跟着附和。

朱棣点点头:“马和,这封信是郑海写的吗?”

“禀殿下,这封信确实是小海写的。”

“何以见得?”

马和解释道:“殿下,关键在这封信的落款,就是“飞龙卫”那三个字。殿下请看,那个“龙”字。这是郑海说的龙字的简体。”

燕王朱棣拿过书信,看了看最后的落款,确实如马和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