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以笔为剑,挑拨离间

又引用朱元璋的《皇明祖训》,阐述朱棣自己拥兵的正当性,指出是朝中的奸臣齐泰等人弄权,顺道引出耿炳文与李景隆的战败。

最后,要求朱允炆罢免齐泰等人,同时表明朱棣的决心,折子中这样写道:

“俯赐仁慈,留我父皇一二亲子,以奉祖宗香火,至幸至幸。不然,必欲见杀,则我数十万之众,皆必死之人,谚云:‘一人拚命,千夫莫当。’

纵有数百万之众,亦无如之何矣。愿体上帝好生之心,勿驱无罪之人死于白刃之下,恩莫大也。”

看着这份上书的折子,郑海心中佩服不已。

这哪里是什么臣子上书,这明摆着就是叔叔教训侄子,是朱棣教朱允炆怎么做人!

阅读完毕,郑海合上厚厚的折子。

这本奏折,足足有平时的两三本奏折加起来那般厚。

看到郑海合起折子,朱棣问道:“郑海,你以为折子写得如何?”

郑海回答:“如果我是朱允炆,看到这本折子,我一定会暴跳如雷,大骂写奏折的这个人!”

“哈哈哈!”朱棣与道衍同时哈哈大笑。

过了一会儿,朱棣又对道衍说道:“本王认为,冬季不宜兴兵打仗,但如果让李景隆得到休整,那对我有害无益。”

道衍和尚捋了捋胡须,问道:“那殿下有何打算?”

“本王打算避实就虚,攻打大同,调动李九江,让他疲于奔命,使他的军队得不到有效的休整。”

“这个计策听着不错,”道衍点点头,又道,“殿下刚打退李景隆,辽东依旧虎视眈眈。若是此时出兵大同,恐怕辽东的吴高会趁机南犯,殿下又将如何应对?”

上一次朱棣出兵支援永平,吓跑了吴高,吴高退回辽东。但吴高的实力尚在,仍有可能威胁到北平的北方防线。

“这正是本王担心的地方,”朱棣面有难色,眉头不展,“道衍,你有什么好办法?”

道衍和尚沉默不语,轻轻捋着胡子,静静地思考着。

郑海从座位上起身:“殿下,师父,我有一计,或许可行。”

道衍与朱棣同时看向郑海,两人都有些期待地看着郑海。

道衍率先道:“慎之,你但说无妨。”

“殿下,我们或许可以故伎重演,使用在松亭关用过的办法——离间计。”

朱棣眼睛一亮:“郑海,你继续说,如何使用离间计?”

郑海解释道:“辽东常年袭扰永平,驻守辽东的两位守将分别是吴高与杨文。吴高胆小谨慎,有谋无勇;杨文则有勇无谋……”

听了郑海的话,朱棣与道衍都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