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郑海失职

众人都知道,燕王世子朱高炽肥胖而难以领兵打仗;三王子朱高燧年纪尚小,鲁莽无知;唯独朱高煦长得最像朱棣,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作风剽悍。

郑海站在武将队伍的后面,仔细倾听着诸位大臣的判断与分析。听到徐辉祖的建议,他暗暗赞叹:姜还是老的辣,这魏国公时机把握得真好!

徐辉祖的建议综合了齐泰与方孝儒的建议,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稳妥的方案。

“燕王三位王子中,朱高煦肥胖,朱高燧年幼,确如国公所说,唯有朱高煦需要提防。”朱允炆喃喃自语,轻声念叨着。

黄子澄见状,上前拱手,禀告道:“陛下,不可。”

大殿中一片安静,朱允炆的沉思被黄子澄的话给打断了。

郑海抬头看向黄子澄,只见黄子澄双眼狡黠,神情自若,给郑海的感觉就是一只老狐狸。

“陛下,因为怀疑他就防备他,这是不妥的!”黄子澄瞟了一眼徐辉祖,又道:“释放两名王子,不如把他们都放回去。”

“不可!”齐泰与徐辉祖异口同声,迫不及待地提出了反对。

“你们先听我解释,”黄子澄似乎早就料到其他人的反应,微笑着道:“燕王生病,如果病危,那自然需要继承人,那他们三位王子自然要争夺。如果不放朱高煦回去,那自然是朱高炽继承……”

朱允炆觉得,黄子澄的分析也有道理。

看向徐增寿、驸马王宁与郑海三人,朱允炆又问道:“你们几个还有其他建议吗?”

“臣同意黄大人的看法,应该将三人全部遣返。”徐增寿上前回答。

徐增寿与徐妙锦都与徐王妃关系极好,心里更偏向燕王朱棣,自然希望三位外甥早点离京返回北平。

“臣,认为黄大人的观点更好。”

驸马王宁与燕王三位王子有交情,因而,他想帮他们返回北平。

小主,

“郑海,你呢?你同意谁的观点?”朱允炆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郑海。

郑海站在武将队伍的后面,原本是破坏文臣与武将人数平衡的关键一个人。但现在,整个局面对武将阵营极为不利,郑海变得无关紧要。

方孝儒、黄子澄、王宁以及武将中的徐增寿都支持释放三位王子返回北平,是四比二,以黄子澄为代表的文臣在人数上更胜一筹。

“臣同意,魏国公的观点。臣建议,陛下先放两位燕王王子返回北平,至于朱高煦可以暂时羁押。此计进可攻,退可守,魏国公的计策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