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郑海失职

穿过一扇扇宫门,走过长长的廊道,进了武英门,步入武英殿。

大殿中,朱允炆坐在正中,桌子两旁分别站着两帮人,一队文臣,一队武将。

这不是上朝,武英殿不是奉天殿,这里只是皇帝日常办公的地方。

平时一同出现在武英殿里的朝臣,一般不会超过五个。

而今天这人数显然不止五个,郑海在心中默默数了数这些人:方孝儒、黄子澄、驸马王宁、齐泰、徐辉祖、徐增寿。

再加上郑海自己,今天同时出现在武英殿的官员有七人,这有些不寻常。

“郑海,你来得正好!朕,今天找你们来,是想商议一下关于三位燕王之的去留问题。”

朱允炆对殿中的诸位臣子简单介绍了召集众人的原因。

徐王妃来信催促朱允炆放三位燕王子回北平,徐妙锦的话刺痛了朱允炆的敏感神经。

他从小信奉儒学,以宽大、孝顺着称,笃信儒家的以德治国。

他推崇儒学,提拔和重用方孝儒、黄子澄与齐泰三人都有着浓厚的儒学背景。在治国理念上,他与三人有着许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这是他倚重三人的重要原因。

“燕王生病,三位王子在应天府已经逗留数月,朕不知道是不是该放他们回去了。你们以为如何?”朱允炆看向殿中的诸位大臣。

兵部尚书齐泰上前,回答道:“陛下,臣以为不可。燕王的三位王子是朝廷手中的人质,是对付燕王最简单有效的把柄。只要朝廷里有燕王的人质,燕王无论如何都不敢有任何异动。”

朱允炆听了齐泰的话,认真的点点头,又道:“可是,燕王入京病了,若是不让三位王子回去照顾燕王,这不符合孝道。朕心有不忍。”

齐泰抱拳道:“臣以为,自古忠孝两难全。三位王子对陛下尽忠,才是符合朝廷的根本利益。若是燕王病殁,岂不更好,陛下还省得动手了。”

听了齐泰的话,同属武将的徐辉祖默默点头。

朱允炆皱皱眉毛,依旧不太安心,又看向另一边的方孝儒:“方侍讲,你与齐泰的观点是否相同?”

“回陛下,臣以为,百善孝为先,应允许三位王子回去照顾燕王。”方孝儒温文尔雅地解释道:“陛下,应先礼后兵。即便是要对付燕王,朝廷实力雄厚,大可武力伐之。若扣押三位王子为人质,而不让三位王子回去尽孝,会有损陛下盛名。”

朱允炆点头认可:“方侍讲,你说的没错,若是朕一直扣押着三位王子,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说着不念亲情,不让他们尽孝。朕,何意以德治天下?”

“陛下,臣有一计,既可以令王子尽孝,又可以捏住燕王的把柄,使燕王有所顾忌。”徐辉祖见齐泰的建议不被采纳,主动上前。

“魏国公,你有什么好计策,请说!”朱允炆看向徐辉祖。

魏国公兼太子太傅徐辉祖上前回复:“臣府中,这三位外甥中,只有朱高煦勇猛剽悍,是一个需要提防的对象。他简直就是一个无赖,不仅不会忠于陛下,更可能背叛陛下,若是放他回去,日后一定会成为陛下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