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侯练上门借钱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2594 字 16天前

刀泽咏虽然是举人出身的八品小官,今年也才二十六岁,但申式南进临安府第一天就关注到他了,并让何银屏出马,详细了解了他的背景。

刀泽咏的祖先是宋元时期的土司刀氏。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朝廷设了两个军民宣慰使司,其中,刀招你为八百者乃(今泰国清莱)宣慰使,刀招散为八百大甸(今泰国清迈)宣慰使。刀招你和刀招散是两兄弟,都被朝廷赐印诰冠带袭衣。

刀泽咏是刀招散的后人,也是刀氏要求一部分子孙汉化的其中一人,其名出自司马迁《史记》: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

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暹罗国侵犯八百土司地,宣慰使请求朝廷发兵征讨。可惜,三杨目光短浅,只是发诏书安抚了一下。再后来,黎利也多次进犯八百司。

刀氏自知独木难支,为延续香火,便把一些子孙送到车里司、澄江府、云南府和临安府等地,融入汉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深聊之下,申式南当即上书朝廷,通报云南布政司,升刀泽咏为临安府六品通判,赐宅邸一座,高头大马一匹,素云头青带青缦马车一副,美人一对。

所赐之物,临安府代出代赏。意思就是,朝廷只需要给个官职,挂个赏赐的名,至于宅子马匹什么的,不用管,临安府自己解决。

理由是,他要带上刀泽咏巡行三宣六慰,让当地百姓看看,原八百大甸宣慰使的后人,是如何沐浴天恩,做了朝廷官员,有大宅子住,有美人相伴。

这就相当于富贵还乡,夸官亮职。

唯一让申式南疑惑的是,刀泽咏提出的养殖场方式,究竟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其他人给的主意?为何偏偏侯练也提到了要建养殖场?

一想到这,申式南不由醋意暗涌。

钱樟落不知申式南所想,一边给他梳头,一边道:“夫君,侯练妹子聪颖过人,熟知商事,若能进我申门,必能辅佐夫君成大事。不如,你就从了她吧?”

申式南心“咚”地一跳,暗吸一口气,轻轻抓过她搭在自己左肩的手,对着镜里的钱樟落笑问:“你舍得?”

钱樟落轻轻打落他的手,继续梳头,道:“我是女人,当然也是小气的。可夫君欲成大事,须有内外助力。这些时日,我只能在家安胎,等孩子出生,我也只能居家哺育。与其便宜其他狐狸精,不如侯练知根知底。你看看,她即使去到人生地不熟的阿瓦,也想着为你筹谋粮草。她能为你不惜以女儿身抛头露面,经商、开作坊,我又何尝容她不下?”

申式南站起身,搂过钱樟落,轻声道:“落,实不相瞒。说不动心,那有点假。不过,也仅限心动。我与她相识,发乎友情止乎礼。与你相识至今,我心里只你一人。”

钱樟落依偎着他,头靠他胸膛,又双手环住他腰。二人静静相拥。难得时光静谧,明日便要暂别。

六九斋存银只剩三千六百两,钱樟落还是让酸花拿出了二千两,她带着薇儿、南宫晨和邬啸铁亲自送到侯练居所。

侯练从丹阳苏家离开时,她和丫鬟两人带的盘缠,也就两张二百两面值的银票、两个银元宝和几十两碎银。银票在长沙府兑换了银锭,因为长沙往西,就没了盛丰钱庄。

好在一路上的吃用,基本上是酸花等人采办,侯练主仆二人根本没花几个钱。除了一路偶尔买些小吃、小玩意儿、书籍和衣物,便是在临安府花一百四十两银子,买了一座二进的宅院。

这个宅院与六九斋相隔六户人家。钱樟落正要敲门,门就拉开了,门口站着一位身穿直裰,脸庞刚毅的年轻人,他身后跟着一位妇人打扮的女子。

“原来是申夫人。快请进。是来找侯练么?”年轻人侧身后退,让开一旁,示意钱樟落进门。

钱樟落见他认识自己,微觉奇怪,问道:“你认识我?先生贵姓?”

年轻人笑道:“下官刀泽咏,先前忝任临安府知事。昨日蒙申大人赏识,擢升临安府通判,明日将随申大人启程,巡狩三宣六慰。这是内子谭氏。今日有一些经济上的事特来请教侯练妹子。”

钱樟落恍然,知事是正八品,按大明官制,正六品通判无定员,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两人三人。原先的通判方绽遭贬后,由经历司经历农知稼替补。

一阵寒暄后,刀泽咏夫妇告辞离去。钱樟落喊了两声,侯练和随身丫鬟怀夕才从后院匆忙跑出来。

侯练看了一眼南宫晨和邬啸铁抬着的箱子,明白箱子里定然是二千两银子。

“有劳姐姐亲自跑一趟。”侯练解释道:“刚才在后院收拾行李。怀夕,备茶。”

钱樟落道:“妹妹明日远行,这宅子有何处置打算?可否参观一下,顺便看看妹妹闺房?”

侯练听她这么说,知道她有话想跟自己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