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快马一去一回的三四天时间,暗河出水口被山民凿得更大了。他估算过,要炸开两块巨石,用药得九十斤。二百斤火药,试验用去了二十斤,即使估算失误,剩余九十斤也足够再次炸开巨石。
他命人将火药用油纸层层紧裹,再用石块往深处堵住出水口,只有少许水量从缝隙中流出。火药塞到两石之间,火绳引燃便可炸响。
万事俱备,只待引燃火绳。众将士和山民远远退开,近千人瞩目之下,叶知秋一人点燃火绳。
火药的威力,试验的时候,不少人都见识过了,七八个磨盘大小的大石,两斤火药炸响就四处飞散。
九十斤火药的威力可想而知,到时不止是山石飞溅,还有暗河水奔涌而出。关键火绳还不宜太长,否则容易被水浸湿。
事前,曾有二三强健山民和蔡将军提出,叶知秋腿脚不便,他们愿意负责点燃火绳,都被叶知秋拒绝了。只是命人在三丈开外的高处挖了一个坑洞,方便他点燃火绳后及时躲入坑洞,防止被飞石所伤。
叶知秋深吸一口气,激动地点燃火绳。确认火绳一路烧去,他这才转身跑向坑洞。远处的百姓,有的已经眼泪掉落!
这样的官员,他们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可自从开挖临时河道,叶大人便与众山民同吃同住,就连当地知县送来餐食,都被他分给了大伙。
就是这样的官员,此刻不但就在他们面前,更是冒着死亡危险,独自一人引燃火绳。
他转身跑动之后,远处百姓和士卒的心齐齐提了起来,都希望他快点跑,快点躲起来。有人甚至大喊:“叶大人,快跑,快跑!”
就在他躲进坑洞,气还没喘匀之际,一阵颤动传来,同时伴随着震天声响!
叶知秋瘫坐在地,他从没想过,往高处跑会那么累人。远处百姓的欢呼声中,夹杂着水声,他知道成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有的沿临时河道跑向出水口,有的向他跑来。叶知秋在蔡将军和两个山民的搀扶下,趴在坑洞上傻笑,看奔涌而出的河水和飞跑欢呼的百姓。
此事吏部的考核上有记载,但事情的后续却无人提起。云南都司、都察院和圣上似乎都将此事遗忘了,叶知秋事后请罪的折子,也没有任何消息。
申式南不知道的是,派往云南的监军太监,曾在某个夜里被三四个人蒙头一顿胖揍,之后调回京师,换了一个年轻的太监来,据说还跟郑和有某种关系。
旱情过后,云南布政司左参政罕见地被沐王府参了一本,指其赈灾不力,怠政导致边防动荡,建言留任以观后效。
沐家深得太祖信任而世镇云南,尽管如此,沐家也极少对地方政务指手画脚。这次罕见地上奏折指责地方官员,皇上和中枢大臣自然给面子,依言准奏。
叶知秋上任以来,左参政仗着门生故旧众多,处处与叶知秋为难,有时甚至不将布政使放在眼里。地下暗河打通之前,便是左参政授意放出各种风言风语。
自从被沐府递了折子申斥之后,左参政便龟缩起来,叶知秋得以大展拳脚。
申式南晃晃悠悠离开叶府,刚走过一条巷子,便看见一个女子长发垂地,坐在巷口哭泣。他不想多管闲事,刚想绕开几步,女子却站起身来,低着头跌跌撞撞扑到他怀里。
申式南虽有六分醉意,可神识还在,见状急忙闪躲。以他的身手,自然是轻松避开。可女子似乎比他还醉,再次歪歪跌跌朝他怀里扑来。
申式南转头左右看了看,又抬头看了看日头,不由摇了摇头,酒醒大半。
所见之处,透着古怪。眼下刚过申时,附近人家炊烟四起,可街头巷口却不见一人,就连他来时在巷口玩耍的孩童也一个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