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弟弟的喜报

小主,

《创业史》的作者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在二十多年的人生中,陆自明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涵。他自己觉得,迄今为止遇到过两个岔道口:一个是高考的院校专业选择,一个是求职找工作。

其实从大四的寒假开始,班里的同学们都已经在筹划职业选择,陆自明也不例外。求职是轻松的,但选择是困难的。光是来校园里开的几次专场招聘会,工科专业的毕业生都供不应求。陆自明也收到了三份用人单位的offer,除了深州市房产集团是事业编制,还有两份是来自河宁省本地建筑企业的。当时择业有种流行的观点:进体制的是奔着铁饭碗去的,旱涝保收但发展前景不大;去企业的是勇于挑战自我,机遇和风险并存,但前途不可限量。该如何选择,陆自明陷入了茫然。这时他想到一个人--一位高他两届的同专业的学长,名叫丁亭山。当时陆自明是大一的新生,参加学生会的书画社结识了这位就读大三的学长。丁亭山爱好国画,见陆自明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于是相互欣赏。经常是他作画,陆自明题款,珠联璧合。相处两年,相知渐深,感情甚笃。陆自明大二的暑假,丁亭山毕业去了上海市一家建筑设计院。临别之际,赋诗相送。后来虽未再见,但也偶有书信往来。陆自明把自己的三个工作机会以及选择困惑跟丁亭山说了,丁亭山很快回信,建议他去深州市房产集团。丁亭山在信中说:“选择城市很重要。这决定你在哪里长期生活,而且你个人的发展机遇、家庭的经济价值以及享受到的公共服务,都和这个城市息息相关。能选沿海发达地区就不要选择内陆闭塞的城市。其次,现在发达地区体制内单位的福利待遇非常好,相反民营企业剥削底层员工很厉害,在当基层员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薪资待遇都比较低。以你的家庭负担,还是要选一个待遇好、稳定发展的平台。至于人生以后的机遇前景,各有各命,造化弄人,不是谁能料得定的,与体制内外并无很大区别。”再次拨云见日,陆自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深州市房产集团。至少目前看来,这步路是走对了。如果没有这样稳定优厚的薪资待遇,他怎么能够有信心帮助弟弟完成学业呢?

陆自明思绪起伏,浮想联翩,心思不在写字上。索性搁笔冲了个凉,打开电扇,神清气爽地拿起《论语》读起来。他的行李袋里课外书籍只带了《论语》和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等寥寥几本。《论语》是儒家文化的根,对中华文明影响至深。读懂了《论语》也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仁是孔子的最高价值取向,礼是孔子心中理想社会的行为范式。在短短二十篇,约字的篇幅里,不仅有深刻的理论义涵,而且典故、警句、格言、成语频出,对自己的语言修辞亦有极大的益处。这是一本必须反复读、终身读,常读常新的经典。

读着读着,思绪又离开书本,发散开来。他忽然想起在学校里辩论过的“努力与选择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抛开实际情况,当然是两边道理各自说。其实,一切的决策都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客观实际。现在他才真实地感受到,在客观条件不可更改的前提下,人生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为选择决定方向,决定趋势,南辕北辙就是这个道理,在错误的方向上越是努力就越离题万里。他打开日记本,把这些感受写在“每日一悟”的后面。

写日记有利于整理情绪,他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不管怎么说,他认为今天帮弟弟做出的这个人生选择是正确的。也许弟弟一时还不能理解或者释怀,但以后终究会渐渐明白的。他抽出一张宣纸,工工整整地录下自己给丁亭山的临别赠诗《七律·赠丁亭山兄》

自始去年与君逢,坦诚相待意气宏。

三生有幸见恨晚,二载无缘聚难重。

每感从来颜巷陋,又伤自古阮途穷。

王侯将相宁有种,古今浪淘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