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知一二。"朱允熥谦虚道,心里却在暗笑,"多亏了上辈子看过不少机械制图,现在总算派上用场了。"
他转向那些商人:"这些东西我全要了。另外,你们可有更多类似的物件?"
商人们眼前一亮:"有!我们在南方还有许多工坊,专门制作这些机关道具。"
"好,那就这样。"朱允熥当机立断,"从今天起,你们就留在这里,帮我改进采矿的工具。报酬嘛,按照京都的两倍给。"
商人们大喜过望,连连应承。山城一郎却有些困惑:"王爷,您这是......"
"这些机关如果改良得当,不仅能用在采矿上,还能用在农业上。"朱允熥解释道,"比如水车、碾磨之类的,都可以参考这些原理。"
山城一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王爷要把武术学堂建在这里,是想让这些技术互相借鉴?"
"不止如此。"朱允熥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你想啊,武士们有力气有技巧,正好可以帮忙测试这些机关;工匠们懂得机械原理,也可以改进武器装备。两边互相学习,岂不是双赢?"
山城一郎不由得对这个年轻的王爷又增添了几分敬意。这种统筹全局的眼光,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正说着,又有人来报:"王爷,农学堂那边出事了!"
"什么事?"
"有个东瀛商人带来了一种新的农具,说是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但是试用的时候出了问题,差点伤到人。"
朱允熥和山城一郎对视一眼,立即赶往农学堂。
到了现场一看,原来是一种类似于耧车的农具,设计倒是不错,但做工粗糙,零件之间配合不好,才会出问题。
朱允熥看了看,突然问那个商人:"这东西是谁设计的?"
商人支支吾吾:"是...是我从南方一个工匠那里买来的图纸......"
"拿来我看看。"
接过图纸,朱允熥仔细查看,突然笑了:"这不是咱们大明的东西吗?而且还是工部去年淘汰的旧图纸。"
商人脸色一变,显然是被看穿了把戏。
"不过也好。"朱允熥却不以为意,"正好可以改良一下。来人,把刚才那些机关工匠叫来,让他们参考这个图纸,重新设计一套农具。"
转眼间又是半个月过去。在朱允熥的主持下,武术学堂、机关工坊和农学堂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联合体。武士们不仅练武,还要学习机械原理;工匠们除了制作工具,还要懂得使用方法;农夫们则要掌握各种新式农具的操作技巧。
这天,朱允熥正在查看新设计的农具,突然收到一封京师来信。拆开一看,他不由得哈哈大笑。
"王爷,什么事这么高兴?"山城一郎问道。
"太孙殿下要来东瀛了。"朱允熥说,"而且还要带一批朝中大员一起来。"
"这......"山城一郎有些紧张,"是来视察的?"
"差不多吧。"朱允熥笑道,"不过我倒不担心。因为他们来得正是时候。"
确实,现在的石见银矿已经不仅仅是个矿场了。这里有武术学堂培养的精兵,有机关工坊改良的工具,有农学堂试验的新技术。最重要的是,这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交融之地,东瀛和大明的技艺在这里碰撞出新的火花。
"对了。"朱允熥突然想起什么,"太孙殿下说,他还会带一个人来。"
"谁?"
"我那位未婚妻,赵云焉。"
山城一郎一愣:"王爷还没成亲?"
"是啊。"朱允熥苦笑,"本来都说好了,结果我就被派到东瀛来了。这一晃都快一年了。"
"那岂不是......"
"所以啊。"朱允熥站起身,"咱们得好好准备一下。既要让朝中大员看到我们的成果,还要让我那位未婚妻满意才行。"
山城一郎突然想到什么:"要不,我让家母准备一些东瀛的特产?听说中原的女子都喜欢这些。"
小主,
"好主意。"朱允熥点头,"不过光有特产还不够。我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
朱允熥神秘一笑:"你让武术学堂的人准备一场表演。就表演咱们新创的武术,让他们见识见识东瀛和大明武功结合的威力。"
"另外,"他继续道,"让机关工坊的人也准备一些新发明,特别是那些能用在农业上的。"
"农学堂那边也不能落下。正好水稻快收获了,到时候让他们看看咱们改良后的产量。"
山城一郎听得连连点头。确实,如果能把这些都展示出来,必定能让朝中大员刮目相看。
"对了。"朱允熥又补充道,"再准备一些新式工具的图纸。我记得赵云焉最爱研究这些,说不定能投其所好。"
山城一郎忍不住笑了:"王爷,您这是准备用工具图纸来讨未婚妻欢心?"
"有什么不好?"朱允熥也笑了,"总比那些花花草草强吧。再说了,这些工具可都是实用的好东西。"
就在两人说笑间,外面又传来消息:"报!南边的商人送来了一批新的机关零件!"
"走,去看看。"朱允熥站起身,"正好可以用这些东西做点新玩意,给他们一个大惊喜。"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石见银矿都忙碌起来。武术学堂的人在排练新创的武术,机关工坊的工匠们在赶制新工具,农学堂的农夫们则在精心照料即将成熟的水稻。
朱允熥每天都要巡视各处,看看准备得如何。有时候他也会站在山顶,眺望远处的海面,想象着赵云焉来时的场景。
"也不知道她这一年来可有什么变化?"他自言自语道,"希望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