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一郎握紧拳头,但最终还是泄了气。他知道,这局已经输了。朱允熥不仅控制了银矿和军队,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民心。那些农田和新的耕作技术,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好。"他咬牙道,"我答应你。但我有个条件。"
"说来听听。"
"我山城家族世代习武,有不少独门武艺。如果你让我们训练军队,我就把这些武艺都教给他们。"
朱允熥眼前一亮。这倒是个意外之喜。东瀛的武术和大明的武功结合,说不定能培养出一支特殊的军队。
"可以。"他点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武术教官了。"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山城家族投靠大明,原本可能爆发的冲突化解于无形。而朱允熥也得到了一支能文能武的力量。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东瀛还有不少势力虎视眈眈,他们或明或暗地抵制大明的统治。不过朱允熥并不担心,因为他有更大的计划。
第二天一早,朱允熥就召集了所有管事开会。
"诸位,"他开门见山地说,"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始第二阶段的计划。"
"什么计划?"众人好奇。
"我们不仅要种地,还要办学。"朱允熥说,"要把大明的文化带到东瀛来。"
众人一片哗然。这个提议太大胆了。要知道,东瀛虽然表面上臣服了大明,但骨子里还是抵触的。想要改变他们的文化,谈何容易?
但朱允熥胸有成竹:"不要觉得困难。其实东瀛人骨子里是很实际的。只要让他们看到实惠,自然就会接受。"
"比如说,我们的农业技术能让产量翻倍;我们的水利工程能防旱防涝;我们的手工业能制造出更好的工具。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再比如,我们可以教他们汉字、算术,让他们能看懂典籍,学习更多知识。只要他们尝到甜头,自然就会主动来学。"
众人听完,都觉得有道理。确实,与其强迫他们接受,不如用实际利益来吸引他们。
正说着,外面传来通报:"京师来信!"
朱允熥接过信件,看完后露出满意的笑容:"太孙殿下同意了我的提议,还让工部派人来帮我们建学堂。"
"另外,"他继续道,"朝廷准备在东瀛推广新的耕作技术。第一批农学堂的学生,很快就要到了。"
这个消息让众人都兴奋起来。有了朝廷的支持,他们的计划就更有把握了。
"对了。"朱允熥突然想起什么,"让山城一郎来见我。"
没多久,山城一郎就来了。朱允熥开门见山地说:"我准备让你当武术教头,负责训练护卫队。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了解一下你们的武术。"
山城一郎眼前一亮:"王爷要亲自切磋?"
"正是。"朱允熥站起身,"据说你们山城家的剑术很有特色?"
"那是自然。"山城一郎露出自豪的神色,"我们的快剑,在东瀛也是一绝。"
"好,那就让我见识见识。"
两人来到院子里。山城一郎拔出腰间的武士刀,而朱允熥则取来一把长剑。
"请!"
山城一郎二话不说,直接发动攻击。他的剑法确实独特,快若闪电,出手无影。但朱允熥却能准确地预判他的路线,每次都能巧妙地化解。
"不错。"过了几招,朱允熥评价道,"你们的剑法重在快准,适合实战。但是...太死板了。"
说着,他突然变招,剑法一改之前的守势,变得灵动起来。山城一郎顿时感到压力大增,很快就落入下风。
"这是......"
"这是我们大明的剑法。"朱允熥解释道,"讲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如果能和你们的快剑结合,威力会更大。"
山城一郎眼前一亮:"原来如此。"
"所以,"朱允熥收剑,"我希望你不仅要教,还要学。把两家的武术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山城一郎深深鞠躬:"请王爷指教。"
就这样,一个独特的武术学堂在石见银矿旁边建立起来。朱允熥看着操场上训练的士兵,不禁暗自发笑:"这画面还真是奇妙,大明士兵在练习东瀛剑术,东瀛武士在学习中原武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山城一郎站在他身边,也是感慨万千:"确实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不过王爷,我倒是有个问题。"
"说。"
"为什么您非要把武术学堂建在银矿旁边?这里环境不好,也不方便训练。"
朱允熥神秘一笑:"因为有些事情,只有在这里才能做到。"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一群矿工抬着什么东西跑来,后面跟着几个东瀛商人,看起来很是着急。
"怎么回事?"朱允熥问道。
"王爷,您快看!"矿工们放下手中的箱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堆古怪的机关零件。
"这是......"
一个东瀛商人急忙解释:"这是我们从南方运来的机关道具,本来是要卖到京都去的。没想到路过这里,听说王爷在收集各种新奇物件,所以......"
朱允熥拿起一个零件仔细观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有意思。这不是普通的机关,而是能用在采矿上的工具啊。"
山城一郎也凑过来看:"王爷懂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