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庄稼活,这时候可不好干

不缺这点工分,让其他人挣吧。

逮了一个星期的鱼,队里的油葵收完装袋,盘各家分了,接下来李龙就跟着李建国去收玉米。

掰玉米棒子和收油葵有点像,可以掰完再砍杆子,也可以边掰边砍杆子。这回掰回来的玉米就不放在麦场,而是堆在自己家里了。

一袋袋玉米堆在院子里棚下面,接下来是比较大的活。

这时候还没脱玉米粒的机子,纯手工脱粒。基本上就是白天晚上都干。用起子,也就是改锥把玉米棒子铲下来两溜玉米粒,露出长排缺口,然后就用手把玉米粒搓下来。

通常一天下来,手掌肉厚部分,也就是大鱼际那里会被搓的通红,甚至搓烂。

但看着玉米粒这么一堆堆出来,大都是算是自家的粮食,农民们这时候心里只有喜悦。

哪怕再累,也都是开心的。

五六年后,才有了那种手转的脱粒小机器,再往后,才有拖拉机带动的脱粒机——而联合收割机这时候只能收小麦。得经过好几代改良之后,才能收玉米、油葵,再往后采机普及,长达二十年的拾大军才开始没落。

李龙是扎扎实实的在家里干了三天,然后又带着大强去顾博远家干了两天,算是把两家的玉米处理完,接下来,他不再打算参加其他农活了。

家里的闲房子已经不能算闲房子了,堆满了玉米和油葵还有小麦——小麦是队里分给各家的,这需要各家自己磨成面,当然有些人直接磨出好多袋来,省的麻烦,但大多数人家都是直接磨一两袋,吃完再磨。油葵也是。因为小麦好存,面不好存。

当天晚上,锅里煮的是几样农家常见的东西。

要放到上一世的席面上,这就叫农家大丰收。

这里面有掰玉米时后长的嫩玉米。每次掰玉米的时候都能有几个,有些看着还嫩,但煮过就会感觉有点老。验证的方法也简单,不能看着嫩,还要用手掐一下,能轻轻掐出汁水来就是真嫩。

还有从自留菜地新挖的洋芋。大个头都留下来做菜,小点儿的切起来不顺手,就干脆煮上。

其实孩子们更喜欢把洋芋蛋放在灶下面烧上,冬天的炉子下面放几个也是很不错的。

除了玉米和洋芋,还有毛豆——其实也就是黄豆。主要是豆荚上有一层毛,所以叫毛豆。

最后就是大豆——其实是蚕豆,只是李龙所在的村子,黄豆就叫黄豆,蚕豆叫大豆,这称呼直到很久后,有学生学了回来后,才开始区分。然后村里有人恍然大悟,自己这么多年叫错了;有人就觉得不应该是这样,明明蚕豆比黄豆大!

扯不清的官司。

这些东西煮在一起难免会串味儿,好在大家基本上都有皮,也不怎么在意。

屋子里空间小,而且有点闷,就在院子里,盛一大盘子出来,就在那里自己拿着吃,聊着天。

李龙觉得这就挺好。上一世最后那几年,想找人聊天都很难。坐在一起聊几句就刷起了手机,各看各的短视频,声音都贼大,嘈杂的很,没意思的很。

“小龙,这家里的活忙完了,明天你还逮鱼吗?”李建国问。

“再等两天。过两天就中秋节了,等到中秋节再开始逮鱼,到时卖了鱼买些月饼回来。”

这边中秋节没那么多讲究,什么拜月之类,就是一家人一起吃个月饼。那玩意儿李龙不怎么喜欢吃,太甜,太硬,偶尔吃个枣泥还行。

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只有五仁。

“也好。”李建国点头,“休息两天再去。队里我听有人说着,你这几天不逮鱼,咱老爹不在,那几个逮鱼卖鱼的一天能多挣几块钱哩。”

“嘿嘿,那让他们再高兴几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