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联军攻略

子午道乃是秦岭七十二峪之一,其大致走向为:峪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洋县东一百六十里。子午道,道路狭窄而且十分崎岖,不乏有山间落石挡道,若遇大雨,道路更加坎坷难行。

后世对于子午谷奇谋,始终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支持诸葛亮的决定,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冒险战术。在一些人的推理中,留守长安的夏侯楙乃是纨绔子弟,没有经历过战争,治军也不严整,疏于防范。一旦魏延率军穿过了子午谷,长安大概率会被攻破,甚至夏侯楙会主动弃城而逃。从而做到直捣黄龙,而且从东线呼应诸葛亮的战术。

当下,魏延出列献计,也是献出一个类比子午谷奇谋的计策。

魏延建议:直接派兵跨过延津直捣邺城!从延津到邺城有三百里的距离,而且都是平原地区,如果极限行军,每日行军三十到四十公里,大概八日左右就能到达邺城!袁尚集结大军在白马,邺城兵力势必空虚,只要孤注一掷进行猛攻一定有望破城!邺城的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远超黎阳,破城之后袁军必然大乱!占据邺城后,或击之或消耗之,都可以让袁尚战局动摇不已。

魏延献计时十分认真,激昂而言之凿凿,说罢此计后,用期待和热忱的目光看向自己的主公曹操,希望得到他的首肯。

可是魏延献计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就连自视甚高的周瑜和沉稳谦逊的徐庶都陷入了沉默!

直接攻打邺城,何等宏大的战略目标,如魏延所说,三百里平原,八日最快七日就能到,一举拿下邺城,或守或烧,都能让袁尚十分难受,甚至能从战略上完全破局!

但是这个事情的风险也是极大的!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

一旦联军深入冀州腹地三百里,便再无回头的可能,回头便是死路,回头便是袁尚的大军回援!会被对方给截住归路!也就是这个计策的容错率极低,属于不成功则成仁的险棋!

实在是既危险又诱惑,如同赌博一般的刺激!只不过赌的不是银钱,而是命!不但是命,还是十万大军,乃至曹操集团的命!

曹操看看魏延,后者一脸的希冀,而曹操则是有些茫然。曹操此时看向徐庶和周瑜,算是在征求意见,这直捣邺城的策略是否可用?

徐庶闻言后并不同意,他的理由也无可厚非:

其一,这条计策太过凶险,虽然高风险、高回报,但是一旦棋差一招,或者袁尚早有安排重兵在邺城防守,联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其二,周瑜的计策本就很好了,而且风险很低,即便中间有变化也可以及时调整,大军可以撤回官渡大营,要稳妥的多。

其三,从整体大局上,联军方面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若是真到那个时候,再兵行险招也值得。当下联军算是同袁军势均力敌,实在没有必要冒险行这等险计!

周瑜倒没有反驳魏延,只是在想直捣邺城的可行性,其实是有机会完成的,袁尚从军报和冀州的暗探处得到的消息,邺城的确空虚,守军甚少,而且武将只有尹楷一人,谋士荀谌驻守,防备远不及黎阳郡!

只是邺城远在三百多里之外,这段路上会不会有什么变故,真的不好说!

总之一个字,险!

曹操作为联军的军事统帅,沉吟不语,众将与谋士也都不说话,静静的等曹操拿主意。

过了整整一盏茶的时间,曹操做出了决定,决定采纳周瑜的计策,声东击西,拉扯袁军兵力进行作战。也算变相否定了魏延的计策。

魏延见曹操做了决定只得欲言又止,退回本位。

而曹操内心其实在回想自己年轻时候刺杀董卓的事情,那一次他也是直捣黄龙,想击杀董卓本人!然而功亏一篑,吕布提前归来,而且董卓从铜镜中看到自己拔刀。那一次曹操侥幸逃脱,后来被陈宫抓获,又侥幸二次逃脱,逃到世交吕伯奢家中,还误杀吕伯奢一家。总之那时的曹操运气极好,才能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