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材料,张冲再一次警惕着土地的流转和时代的兴衰,这个土地必然是要收回国有的。不是说当年王莽失败了,就好像豪强占有土地就是天经地义的。但这个事又不能现在干。
他现在要先将豪强的土地分给贫苦,然后等得了天下后再进行合作社,将土地再收回国家所有,这好似是不咋地道。
但这确实是保护了大多数人,能让他们永远有安身立命的机会。他们只要努力,就能从土地上获得收获,除了缴纳给国家外,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那时候土地也就成了工具,每个人都能靠血汗吃到自己的一口食。当然,那些妄想通过兼并,做大做强,要做人上人的。可能就没了机会了。
毕竟,在张冲规划的世界里,不劳动者不得食。
灯火中,张冲还在看,对未来的路线也越来越清晰。
一灯烛火,照亮天际。
……
新的一年,光和元年,洛阳的朝廷自然要有所动作。
在大将军何进倡议,三公廷议,众卿将从命,东面的洛阳朝廷决定发起西征,彻底打垮伪帝。
所谓师出必有名,所以在发动西征之前,洛阳朝廷写了一封檄书,也是一份最后的通牒。
全篇除了开头用了敬称,然后全篇都是严厉,斥则伪帝刘宏持国二十年,天下民不聊生,上不能安社稷,下不能定黎庶,这是天厌之。于是有他们这些义士豪杰挺身而出,诛残暴,行正道。
除了这些后,他们还特意指出了一事,那就是你刘宏作为汉室之主,竟然身屈蛮夷西州,已经失去了天下主的威望。
洛阳朝廷对刘宏的指责,实际上是非常锐利的。那就是中国华夷正统观念,讲的是入中国则中国之,退于夷狄则夷狄之。而洛阳处中国之中,王者之所。而你刘宏在的西州,是蛮夷之地,所以你也是蛮夷了。
这里洛阳指责的西州,是具有强烈道德鄙视意义的词汇。
古代中国的领土观是一种天下观念,即先有一个天下之中,然后不断向外辐射。
如商时期四方与中央。中央就是商人的中土,乃王族所居。再外围就是外服,包括东土、北土、西土、南土,皆为商人诸侯领地。再往外,那就是四方异族诸侯,如当年周人就是西方诸侯。
这一天下结构中,越往外文明程度就越低,就越不被视为自己人。这也是所谓的“内京师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天下模式。
而汉代虽然是大一统王朝,但这种内外结构依然继承了商周模式。其最中自然就是三辅、三河。再外围就是东州、西州、北州、南州,这里行郡县制,中央控制力较强,拱卫京师,是“诸夏”世界,属于化内之地。
这里的西州就是雍凉益,也就是所谓的关西。现在伱刘宏作为天下主弃国去了西州,那就已经不是天下之主了,而是蛮夷。
为何去了西州就成了蛮夷了呢?西州不也是大汉的郡县吗?
说到这,实际上东面的世豪们是在说一个横亘在本朝近百年的大事。也是为何他们关东人将关西当成蛮夷的原因了。
那就是西州的羌乱。
羌人也是古民族一员,曾与华夏先民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有不少族裔随着周人一起入主中原,成了华夏的一员,但其主体依旧生活在西州广大所在。
其中主要分布在河湟谷地,既牧也耕,种落繁炽,不相统属,经常互相劫掠攻杀,多有仇怨。
本来羌人生活在此地区也是好好的,但汉人出了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他为了北伐匈奴,就出兵西进隔绝羌胡和匈奴的联系,顺便找到更西面的月氏,邀其一起夹击匈奴。
至此,汉人开始正式进入西州的羌中一带。
羌中有三个羌人的主要聚集地,分别为河湟谷地、西海盐池、以及大河上游的大小榆谷地区。
这些地区,牛马成群,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肥沃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