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场景在汶水东岸的里舍中不断上演,济北国的催粮大兵将兵过如梳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实际上,这些济北国的催粮兵们还克制了。博县这块沿着汶水东岸的地块是全境最膏腴之地,自然乡豪密布。这些乡豪和济北国兵还有议价能力,如果是寻常百姓,敢挡他们催粮征丁,哪是一巴掌就结束了呢?
也正因为这些地方都有主,那些乡吏们也才硬着头皮来制止。就比如为啥济北国兵一来这个里舍
,那些乡吏就来了?就是因为这片里舍最大的乡豪就是那个冲动上前的乡吏家的。护自己家产业,岂能不尽心尽力。要是济北国兵抢的是其他没跟脚的黔首的,你看这些乡吏会出来不。
但话也说回来了,那些黔首让济北国兵抢,他们都不抢。穷汉除了那条烂命,还有啥值得他们抢的?反而是这些高不成的肥猪乡豪,正适合下手。
济北国兵志得意满的回砦了,但谁也没料到,在回营的路上,他们就被泰山兵给伏击了。
一只没有旗帜,斗具精良的小队直接从林中窜出将那些颟顸无备的济北国兵砍瓜切菜般伏杀。他们高喊着泰山话,让博县的这些被强征来的丁夫伏在地上,不要被误伤了。只是片刻,这只原先还在里舍顾盼自雄的济北国小队就被杀光了。
然后在分给那些丁夫部分粮粟后,这只小队就赶着牛车将剩余缴获装车,向着东面而去,留下了一脸感激的丁夫们。
这些丁夫们中有个憨的,望着远去的车队,嗫嚅了句:
「那些也是咱们的。」
然后就被同伴捂住了嘴,其中一个道:
「命保住就行了。还想那些有的没的?再说那些是你的吗,那不是孙家的吗?咱们的不是在手上呢吗。」
说完,还把背着的粮袋亮给他看。被这人一提醒,那人想了一下,是哦,遂喜笑颜开。
人群中一个老者叹了句:
「别想那么多了,人家是让咱们活命才给了这些的。这些大概够咱们逃亡一段时间的口粮了。乡里那不能回了,至少得等到这场仗打完才能回去。不然迟早还要被那些济北国兵子抓去,到时候填沟壑死定了。」
老者显然是这群丁的有威望者,也经历过事,所以他一说,众人纷纷赞同。有人问:
「咱们能跑去哪呢?这一片都是平原,根本藏不得人啊。」
那老者望着缓缓而过的汶水,悠悠道:
「咱们过汶水,去徂徕山那躲着。」….
----------------------------
大概两个时辰后,在济北国的征剿大军后营内,一个满脸髯须,带着武弁的将官拍着案几,大发雷霆:
「什么,出去征粮的小队就回来二十多人?要知道出去了四百老卒,整整一个部的人去征粮。现在你就告诉我只回来了二十多人?你告诉我,这粮怎么征的?别说中了埋伏,就是四百头猪,人家埋伏都要抓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