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儒继续道:“放眼整个大汉,实力最强的就属征北军,前些日子,征北军以十万铁骑,不仅解决了匈奴的内乱,保证了边疆的稳定,而且还击溃鲜卑的二十万大军。”
“这样的战力,这样的战绩,试问,整个天下,何人敢与之一战!”
董卓不解道:“既如此,更加不能再次提拔于他,若是如此,他征北军岂不是名正言顺了,有了名分在此,谁还能约束的了他?”
李儒摇了摇头道:“太师此言差矣,殊不知,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是因为征北军过于强大。”
“所以,我们还要进行提拔,只有这样,其余的诸侯才会有危机感,当初征北军已经彻底掌控洛阳,但是为何会放弃洛阳呢?”
“就是征北军迫于无奈,来自众多诸侯的压力,可谓是和我们当初的境地,如出一辙啊!”
李儒说了这么多,董卓终于明白了,随即点了点头。
于是李儒继续说道:“太师,明日新皇登基,太师大可以,用天子名义下旨,以此来示好刘茫。”
“我想他现在独占一州之地,要养活数十万的大军,绝非不易,料想他必定会夺取幽州与翼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缺少一个名义罢了,若是此时太师可以示好,我想征北将军是不会拒绝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董卓顿时茅塞顿开。
董卓兴奋道:“所言有理,若是能与征北将军联合,那我们或许可以重返洛阳,逐鹿天下,与中原诸侯争一争,也未尝不可。”
李儒点了点头道:“鉴于征北军的强大,太师示好的同时,也要防备一些,这样才可有备无患。”
董卓不禁皱了皱眉道:“此话怎讲,既然交好,又何必防备,这样岂不是会让刘茫觉得我们没有诚意?”
李儒沉思片刻后道:“我们要把一切的可能都要算进去,虽说关中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但是也要防备征北军。”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征北军趁我军不备,进攻我们关中,又该如何,刘茫此人,心怀大志,不可不防。”
董卓沉思后问道:“那不知,可有解决之法?”
李儒笑了笑说道:“太师只需布置重兵于北地郡便可,若征北军真的想进攻我们关中,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上郡,二是朔方,方可到达北地郡,然后南下,才能抵达关中,可惜,北地郡到关中之间的河套地区。”
“现在十分的复杂,其中有羌人,乌丸人,甚至是鲜卑人,还有许多的势力在此活动。”
“我们可以以重金收买他们,若是征北军真敢来攻打我们,我们就可以让这些势力,去偷袭征北军的粮草辎重。”
“再强悍的大军,若无粮草,他们只能无奈退兵,当然了,刘茫手下也有不少谋士,当我们部署重兵于北地郡的时候,我想刘茫手下的谋士就应该明白了。”
第二天一大早,汉献帝登基大典,随后由董卓安排的太监,宣读晋升官员。
让人意外的是,与太师董卓有恩怨的刘茫,竟然被提升为骠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