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昇想到打电话,要去季家桥和季家儿媳打交道,心里一阵膈应。
他让两人同样留下家庭地址。
反正家里有摩托,比起打电话还不如直接上门蹭顿饭呢。
主客散场,秦昇一家站在村口,目送着两辆摩托车,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上。
直到看不到车尾灯时,秦昇收回目光,视线定格在苏妙龄手里的纸笔上。
“妙龄,下次我们进城买些文具回来。”
“买文具?那要花不少钱呢,我用阿娇用过的就行。”
生产力跟不上,物质不富裕的年代,从来没有喜新厌旧的说法。
一支钢笔能够用到笔尖劈叉,还会拿钳子捏到并拢起来,只要能出墨水,就能用到彻底报废。
尤其是这年头的钢笔铅笔,单价比以后还要高,属于家庭的轻奢品。
“你用阿娇用过的,我买新的,嘿嘿。”
那本子上有好多页都是写过的,只能拿反面来写。
钢笔出水也不流畅了,看款式说不定是从老丈人那里继承来的。
秦昇宁愿自己每天多干一个小时的活,也不愿意家人们过日子过得这么拘束。
苏妙龄嗔了一眼故意耍宝的秦昇,转头看了一眼屋舍,低声提醒他。
“咱们还要攒钱盖房子呢。”
“说到盖房子,爸妈,你们请人来看了吗?”
秦昇一扭头。
人呢?
李金桂和秦卫国正在院子里收拾残羹剩饭,把火扑灭了,才将笼子里的狗崽子放出来。
狗崽子正是喝奶喝汤的年纪,吃硬骨头容易卡伤卡死,这才一直关着。
秦昇一边收拾着没用完的柴火一边不时撸下狗头,对着爸妈问盖房子的事。
“问了,要按照小昇你的说法,只盖房子还有养鸡鸭养猪的地方,用不到一万块钱,但是你说要拉电线,还要搞水管什么的,人家说你自己去买,光是这些,可能要花个两三千。”
哪个年代都有吃穿用度上面的奢侈品。
如今烧砖瓦和人工不费钱,工业产品最费钱。
不过这个费钱,不在于消费引导,纯粹是生产力不足导致的。
“那就按五千来算,预算富裕一些。”
到时候再加个书房,手里有余钱,谁也不会指指点点。
李金桂张了张嘴,想劝儿子晚两年再盖新房。
可看到小两口已经开始商量着,明早起来去山里打鱼的事,又把话咽了回去。
“有手有脚的,这几千块钱压在身上也压不了多久,卫国哥,山坡上头还有不少野菜尖,明天挖了拉去城里卖。”
“行,这些碗我来洗,你先去洗漱,等会儿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