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曹门、通津门、朝阳门,都是位于东京东面的三道城门。
司马懿等人本是从新曹门而入,又在距离较近的酒楼入住。
所以去往通津门的路,并不算远。
时迁走在队伍最前带路,他之前就来过东京不少次,而且因为他的专长之技,使得他对于道路有着天然的直觉感。
司马懿与杨再兴则是跟在后面,一边走着,一边在街道上东张西望。
他们两个都是第一次进入东京城,也算是看个稀奇,特别是对于杨再兴而言。
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靠近城墙的地方,正是围绕着城墙而建的街道。
按理来说,像这样的街道,应该显得比较空旷才对。
但司马懿眼中看到的是,街道之上人来人往。
道路两旁摆满的各种小车,小车上正卖着各种货物,摊主们也都在卖力吆喝着,整个场景都显得十分热闹。
他不禁感慨,外城既是如此,那么内城又当繁华到什么地步了呢。
但值得注意的是,他清楚有看到,那些一排排蹲坐在城墙墙边的那些乞丐们。
看上去,他们都在无助中等待着死亡。
而这样的情况,在一路上已经看到不少了。
每条道路拐角处都有这般流民,暴尸荒野者更是不计其数,道路两旁亦有无数白骨。
所以司马懿眼中的宋朝,最多只有两分繁华,剩下八分皆是荒凉。
而这些流民,便是宋朝外强中干的最有力证明。
司马懿清楚的知道,流民一旦开始大规模出现。
这也就代表着,朝廷内部已经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在国家政策上已经出现了极大的缺陷。
这些流民便是这些问题的最终承担者,同时也在极速消耗着大宋国力的潜力。
就如同大汉末年的时候,流民四起,何止百万。
待张角旗帜一挥,那些走投无路的流民们便纷纷响应。
最后虽没能成功,但却严重影响到了大汉的根基。
司马懿之前从朱贵那得知,近年以来,像梁山泊这样的好汉聚义并不在少数。
说是好汉聚义,但其实就是造反,造朝廷的反。
他们规模有大有小,人数也有多有少,只不过都没有到张角那种程度罢了。
司马懿当即意识到,这宋朝的国运怕是不长了,天下又要乱了。
就在这时,他又猛地想起了当初,公孙胜那家伙给他说的话。
公孙胜说,‘如今朝中奸逆当道,目光短浅,如此这般下去,不出数年,恐有亡国之危机。’
最后还说,‘只有你曹懿来逆转这一切。’
对于前一个问题,司马懿已经亲眼看到了,这宋朝确实是快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