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东栅景区

孟屿单独前往木雕陈列馆,他来之前就想了解了解木雕的艺术。

孟屿顺着青石板路,朝着木雕陈列馆的方向走去。一路上,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吆喝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烟火气。

但孟屿的心思全在木雕馆上,他加快脚步,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目的地。

刚踏入木雕陈列馆,孟屿就被眼前精美的木雕作品吸引住了。

馆内雕梁画栋,四处弥漫着木材独有的清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的木雕屏风,上面雕刻着郭子仪祝寿的场景,人物栩栩如生,表情丰富,郭子仪端坐中央,神态祥和,周围的家人、宾客形态各异,或拱手祝贺,或谈笑风生,连衣服的褶皱都雕刻得细腻入微,让人不禁感叹工匠技艺的高超。

孟屿沿着展厅慢慢踱步,欣赏着每一件作品。

他看到一组以花鸟为主题的木雕摆件,鸟儿的羽毛根根分明,翅膀微微张开,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花朵娇艳欲滴,花瓣层层舒展,有的还雕刻出了露珠,晶莹剔透,给人一种蓬勃的生机感。

在一个角落里,孟屿发现一位老师傅正在专注地雕刻着一块木头。

他轻手轻脚地走过去,静静地站在一旁观看。老师傅手中的刻刀如灵动的画笔,在木头上游走,木屑纷纷扬扬地落下。

孟屿忍不住开口问道:“师傅,您这雕刻多少年了呀?这手艺太厉害了。”老师傅抬起头,笑了笑,脸上的皱纹里满是岁月的痕迹:“几十年咯,从小就跟着师傅学,这木雕啊,就是要耐得住性子,下得了功夫。”

孟屿听得入神,还向老师傅请教了一些木雕的技法和文化内涵,老师傅也耐心地一一解答。

“师傅,您这个怎么卖?”孟屿发现了一个很好看的木雕,是一对小人。

孟屿询问的时候,关谷神奇和吕子乔来到了修真观戏台。

“这么热闹啊。”吕子乔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

“是啊,感觉这里充满了传统的气息。”关谷神奇一边回应,一边四处打量着戏台的布置。

只见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檐下的木雕精致绝伦,刻着各种神话传说和吉祥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他们好不容易在人群中找到两个空位坐下。

此时,戏台上的幕布缓缓拉开,一阵欢快的锣鼓声响起,花鼓戏正式开演。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戏服,粉墨登场,他们的唱腔婉转悠扬,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吕子乔一开始还左顾右盼,试图在人群中寻觅漂亮姑娘的身影,但随着剧情的推进,他也渐渐被花鼓戏吸引。

戏中讲述的是一个江南水乡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通过细腻的表演和动人的唱腔,将那份纯真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关谷神奇则完全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手中的画本不停地记录着演员们的动作、表情以及舞台的场景。

他觉得这些鲜活的画面都将成为他漫画创作中难得的素材。尤其是女主角的一颦一笑,那种江南女子的温婉娇羞,让关谷神奇灵感泉涌。

“宛瑜,你看这个好看吗?”陈美嘉指着一块布。

林宛瑜顺着陈美嘉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块蓝印花布上印染着细腻的花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图案,小船、垂柳与水波相互交织,栩栩如生。“哇,这个图案好精美呀,而且颜色也很素雅。”林宛瑜轻轻抚摸着布料,感受着它的质感,“要是做成一件衣服,肯定特别有韵味。”

陈美嘉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对哦,宛瑜,我们可以买回去找裁缝做个裙子,走在街上,回头率肯定超高!”说着,她拿起布料,在自己身上比划起来,想象着穿上后的样子,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蓝印花布坊内,四处都挂着各式各样的蓝印花布,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布上,泛起淡淡的蓝色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染料的独特气味,混合着木质建筑散发的清香,别有一番风味。

茅盾故居内,曾小贤正在为胡一菲拍照。

曾小贤举着相机,围着胡一菲转来转去,嘴里还不停念叨:“一菲,这边光线好,来,摆个知性点的姿势,就像那种大文学家的气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胡一菲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你能不能专业点,别搞得像个狗仔队似的。”

曾小贤嘿嘿一笑,说道:“一菲,你就相信我,我这技术,绝对能把你拍成乌镇最有文化气息的美女。”

胡一菲无奈地摇摇头,摆了个手扶书架,微微仰头的姿势,眼神装作深邃地看着远方。

“咔嚓”一声,曾小贤拍完照,凑到胡一菲跟前,得意地说:“你看,一菲,这张拍得怎么样,是不是有一种知识女性的魅力?”

胡一菲一看照片,忍不住吐槽:“曾小贤,你这拍的什么呀,我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而且这背景,怎么把茅盾先生的画像拍成一半了,你是想让茅盾先生跟我玩捉迷藏吗?”

曾小贤尴尬地挠挠头,说:“失误失误,再来一张,这次保证拍好。”胡一菲不耐烦地说:“快点,别浪费时间,我还想好好参观呢。”

这次,曾小贤认真调整了角度和焦距,让胡一菲站在茅盾先生的书桌前,手轻轻搭在桌沿。胡一菲也配合地摆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