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天幕的农人们也是既惊又喜,兴奋异常。
有人还在为前面那首《悯农》而心生感慨,有人已经为这饱满的稻穗而狂喜。
“天啊!这……这是稻子吗?这样饱满的稻子……禾下乘凉梦,这若是真的……真是太好了!”
一次次直播下来,大家都是知道朝廷也是跟着天幕在做实事的,这一次天幕直播这些稻子,那么未来他们……是不是也能拥有这样美好的未来?
饥荒,那可真的是要人命的啊!若是有了天幕中的稻子,那能活多少人啊!
秦朝,农家还未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中。农家的人望着天幕上“袁老”后跟着的那一串赞誉,更是心情异常激动。他们身为农家之人,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虽然他们已经没有了入朝向帝王讲述他们思想的念头,但看到后世中还有人继承了他们思想,后世的国家也这般重视农事,不禁热泪盈眶。
更是直接有人盖章,“这位袁老,当真是国士无双啊!”
他研究出的这杂交水稻,能救活多少人啊!
这样想着,大家热切的目光都放到了天幕上,希望天女能多讲讲这杂交水稻出现的过程,好让他们也学一学,多种这样一株水稻,说不定就能多活一个人呢!
玉不识也没有让他们失望,她直接把杂交水稻能够在网上找到的资料,都归类去重过后,都放在了屏幕之上,由着各个位面的人自行取用。
系统可是和她说过,天幕上的文字,只要看都是能看懂的,无论本身识字与否。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使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
关于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我们这里也简单提一下:
早在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探索水稻的杂交可能性。
在我国,有了先辈们的努力和基础,1973年10月,在袁隆平先生领衔下,成功实现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这是人类水稻育种史上的大事件,使得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