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白居易:诗魔?诗王?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玉不识很快被通知直播就要开启。

白居易的长诗很是有名,还是高中必背的诗文,当年高二面对要背的《琵琶行》真是让她既爱又恨。

玉不识整整今天穿的八破裙,红色褙子搭米黄长裙很是明丽。

【“吾爱白乐天,逸才生自然。”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雅俗共赏,他用最平实的语言,写出最传世的作品。后辈人既把他称为“诗魔”,又把他称为“诗王”,而唐宣宗给白居易的悼亡诗则御笔亲封他为“诗仙”——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在一个唐朝诗人的排行榜中,李白杜甫无疑在第一第二,而白居易排名第三,他们三人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唐朝三大诗人。李白和杜甫排在前列毋庸置疑,那么白居易可以排在第三?】

【有人是这样介绍他的:“他有略染诗仙的浪漫,也有稍逊诗圣的沧桑。朝堂上的那一贬,将白居易推出了庙堂之高,推进了江湖之远,推出了大唐最后一个大诗人。”

他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诗人——白居易。】

【由诗引人,由人探史。<诗家名人>第七期,“诗魔”白居易。】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率先显现的那唐宣宗写给白居易的悼亡诗,有些恍然。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他默念着这首诗,对开篇所讲的“通俗易懂”有了些许认识。“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这里面的“长恨曲”和“琵琶篇”想来就是白居易的作品了。

宋朝的文人墨客、士人才子,看着天幕,也来了兴致。

开始天幕开启,大家还很是慌乱了一下,但随着流光健体,大家对天幕也都没有那么恐慌了,加上天幕所讲的内容也都是些前朝的诗人,大家也是很感兴趣的。

【白居易,唐朝着名诗人,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又曾官太子少傅,后人因称他白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他是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和元稹友谊甚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并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葬于洛阳龙门东山,谥号“文”。】

【现在我们谈起白居易,也许会想起他对元稹的深切怀念:“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也许会是江南春景的美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当然,也可能是总是会考它形成原因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然,更多的是他所写的两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但是,白居易也不仅仅只有这些。他生于772年1月20日,那时李白已离世十年,杜甫故去两年。大唐诗坛领跑的接力棒,历史性地交到这位神童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