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朝和帝王一起卷的文武百官纷纷看向立于最前的李世民。
李世民,李世民僵住了。他感受到身后传来数股灼热的视线,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说他没有眼热人才吗?人才总是不嫌多的。
很清楚自家陛下这一点的贞观众臣也只是幽幽地看着人,没有说话,但态度已是表明一切。
只是不待他对此作出反应,天幕上的女子便将王勃接下来的生平缓缓道来。
【但,似乎诗人的成名之路在少年得意之后总是免不了的惝恍失意。王勃也不例外。】
【起因是他写的一篇斗鸡赋。在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了沛王府修撰,他一心上进,通过自己的才华成功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但好运并不会一直眷顾他。】
【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便帮忙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以讨伐英王的斗鸡,为沛王助兴。但他的这个举动并没有成为他更进一步的助力,而是他失意的开始。因为当他的这篇赋文传至高宗手上时,引来了高宗的不悦。高宗认为这篇名字就像玩笑一样的檄文真实意图在挑拨离间他儿子间的关系,于是命人将檄文作者逐出长安。结果就是,王勃被逐。先前他凭借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才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一朝毁之。】
贞观年间的帝王和百官皆是沉默无语。
开篇点明了王勃出众的才情,紧接着就是急转直下,离开仕途。可以说,王勃他因才情获赏,也因才情遭祸。
“高宗是谁?”
因为没有王勃的生卒年份,加上此时出现的人名都尚未出生,众人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
杜如晦道:“按照王通的年岁推理,王勃许是接下来朝政的命官。”
李世民:“承乾吗?高宗,倒也可以。”
但显然他们思考的再多,天幕上的女子都没有停下她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