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既然开了公司,就代表进入市场,默认优胜劣汰

他身为公司的高层,对于自家公司的结局是有所预料的。

之前联邦的秘密通知到达,公司的其他合伙人都是一脸如丧考妣的脸色。

他们早就知道公司已经回天无力了。

在会议室内的其他人公司代表,颇有些兔死狐悲意味的目光注视下。

谢建铭叹了口气,收拾收拾低落的情绪,开始道出他们公司的苦衷。

不是他们普力特不努力。

是恰好在两年半之前,联邦因为经济效能、环境污染、技术积累突破、战略考量……种种原因。

重新制定了部分工业的能耗标准、污染标准规范值。

其中家电生产的新标准是严苛了不少,比之前的老标准直接压缩了30%。

原本他们的污染值就比较接近老标准,现在直接就超出新标准37%。

而他们的技术人员压根就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污染值降低至新的标准值以下,并长期保持维持。

他们只能开工干一段时间,然后休一段时间。

但坚持了一年多,技术仍旧没有突破,只能亏本运营,就这样工业污染值还是多次超出标准值。

至于贪污问题,越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其内部的贪污程度就越是严重。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不巧,普力特公司就是这样。

这还没加上,为了对多余的污染废水进行预处理,他们公司的工业能耗也给直接干超标了。

在现在的联邦治下,类似夏启前世的“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企业,根本就活不下来。

联邦总会制定适宜的各个方面的工业标准,倒逼各个行业排在末尾的企业有序进步。

掉队了就是死亡(破产)。

“工业污染啊~,这……我的确是没有办法。”

听完谢建铭的痛苦哭诉,夏启也稍有感慨。

联邦既然制定了这样的工业标准,那就有他们的整体考量,自己不用多质疑。

这也是要倒逼企业主动去进行科技突破。

不然总是会有一部分的公司科研动力不足,甚至得过且过,就是要混日子。

当然,联邦这样残酷无情的做法,类似大自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淘汰法则,的确有较小的可能会“滥杀无辜”。

但公司这种东西,即便是真的破产了,对基层劳动力并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