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儿个留在四合院,是有什么事?”易中海越想越觉着不对劲,追问道。
“没事。”陆远说完,转身朝院子角落走去,给自家养的狗喂食。
易中海瞧着陆远的背影,心里犯起了嘀咕,总觉着要出什么乱子。
当下,他也顾不上晨练了,抬腿就往后院聋老太太那儿走去。
在他看来,陆远就像颗不定时炸弹,今儿个街道办的人要来,万一陆远掺和进去,准得闹出点意想不到的幺蛾子。
“什么?小陆今儿个也没上班?难不成他也想搅和今天这事?”聋老太太听易中海这么一说,眉头也皱了起来。
两人正在屋里低声商议着,就听院子外头一阵脚步声,王主任带着两名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大步走进院子,旁边还跟着一位记者和他的同事。
这一下,院子里除了陆远,贾张氏以及其他邻居们看到这阵仗,都惊得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王主任,还有各位领导,大清早的,这是有什么事呀?”
王主任脸上洋溢着笑容,爽朗地回应:“哈哈,是这么个情况,咱们大院柱子奶奶的五保户资格批下来咯,我这特意来给老人家送证书呢!巧的是,前些日子报社找到咱们街道办,说是想挖掘挖掘咱街道社区里那些暖心感人的事,做些报道。
我一听,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柱子奶奶。
您瞧,老太太这一大把年纪了,还不辞辛劳地拉扯着孙子,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这不正是绝佳的感人素材嘛!我跟报社的同志一讲,他们也深受触动,这不,天刚亮就催着我赶紧过来啦!”
在王主任心里,辖区内居民的事迹能登上报纸,那可是脸上有光的事,自己的名字跟着见报,好处自是不言而喻,想到这儿,他愈发笑得开怀。
一旁的陆远听到这番话,眼睛陡然一亮,暗自思忖:“给柱子奶奶搞采访、做报道?这不得把柱子奶奶捧上天呐!五保户的身份再加上报纸上感人至深的主人公光环,往后在这四合院,她的威望还不得远超聋老太太!”
此时,众人的目光投向那位报社记者。
此人三十啷当岁,身材略显富态,虽胖却丝毫不减那股子文人的儒雅气质,他便是李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