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晚熟

清泉明月 安洪 1129 字 6天前

谢大山看向陈新泉,他直接摇头回答女儿:“我不知道,这事还得听听泉儿的意见。”

陈新泉又笑笑说道:“娘亲莫急。你刚才不是说,那禾苗穗肚比别出的大了小半圈吗?若不出意外,那些养了鱼儿的稻田,今夏的产量要比别出高两三成。”

陈新泉这个猜测完全是猜测,纯粹的猜测。他自己并没有任何证据和资料能证明,养鱼儿的稻田所得稻子的收成要比不养鱼儿的稻子高这么多。他纯粹是在安慰娘亲,以便消除娘亲的担心。

增产两、三成,这可不能开玩笑。

谢大山听了外孙对养鱼儿稻田的收成下了这么大胆的预测。他心中也开始思索起来。

增产那么多!

这事情若是真的,别说女儿女婿一家接不住,搞得不好,他桐江村谢家都接不住。

他脑子里回想着养鱼儿那块稻田中禾苗的所有细节,从禾苗分蘖,到苗株的壮硕情况。“三成,增产三成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增产一成还是有可能的。”

谢大山在心里嘀咕。

谢秀儿见父亲一副认真思索的神态,她不好打扰,只得转头看向儿子。

见状,陈新泉只好看向外公,然后缓缓说:“外公,若真发生了稻子推迟许多时日方成熟的情形。您千万别提前把稻子收了。”

“我想看看这些水稻最后到底能增收多少?”

“好,我不会轻易损毁那么好的禾苗。若真的因为稻子晚熟了,影响到晚稻的种植,到时候我改种蔬菜便是。”

谢大山点头应允。

“去年秋冬,梅沙圩对蔬菜的需求量都不少。你大舅在酒楼做活,今年年初的时候长房当家的,便对你大舅说过,让我弄一些地来种上蔬菜。胡萝卜,白菜,豆角,刀豆啥的都成。说是到了八九月时节,饭庄又得欠缺蔬菜,长房分到饭庄用来种蔬菜的地不够用。”

听外公这么说,陈新泉又问:“外公,去年可是发生过马山乡矿工变乱,今年若是马山乡平安无事。梅沙圩里饭庄的经营,可还能保持去年的生意?”

谢大山摇头:“这倒是没听你大舅说起。晚上他回来,我问问他。”

“怎的,你担心今年秋冬梅沙圩的客商减少了,影响到饭庄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