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席的众多宾客,除了本地官员,其他多是本地乡绅,基本都有族人在京或是在外为官,平时自问若是他们合力,应天府没有他们办不成的事。
此时见贾珍竟忧虑一事,都纷纷附和起来,贾珍见此,便说道,“诸位有所不知,前些年我贾府曾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我此次来时受命,也是要过来看看如今的海塘,以及海船的建造情况。”
“在坐的诸位,在金陵经营多年,都多多少少参与了海贸事宜,也都知晓海贸之巨利,而海贸必然少不了海船。”
“府中本想重新参与造船之事,只是如今承平日久,之前的船厂早已荒废,船工船匠皆另谋出路,如今要重建船坞,实在千难万难。”
贾珍说完,在桌的官员乡绅皆面面相觑,‘莫不是京中权贵也想参与海贸,要来分一杯羹?’
众人沉默不语,那通判原华却抚须大笑,“我道是何事,原来如此,将军若只是造船,倒也不难,原先的海塘,船坞只是荒废,不过是重建而已。”
“如今有了水泥这种材料,重建难度也不大,只是缺了船工船匠,不过,在坐的诸位,可都是咱们金陵城数一数二的人物,只是招来一些工匠罢了,不过随随便便一句话的事儿,这又有何难。”
此言一出,把旁边的这些乡绅坐地户都架了起来,此时他们虽然心有疑虑,但现在也只能拍着胸脯附和起来。
贾珍顺势倒了一杯酒,双手举杯环了一圈,“此事已烦扰我多时了,诸位能够出手相助,在下感激不敬,就先谢过诸位了,先干为敬。”
贾珍一口饮尽,在坐的人也跟着陪了一杯,贾珍放下酒杯,又看向贾雨村,“雨村,你是应天知府,原先的船坞水塘,我便先行出银买下,此事还得劳你大架。”
贾雨村笑着点头应是,“此事不难。”
贾珍又继续说道,“如此,接下来当重修船坞,此事诸位之中若有此能,接下来还请过府详谈。”
“另外,也待诸位能助我寻来一些熟练工匠,他日重整船坞,建成海船,到时还望诸位多多照顾一二。”
见贾珍好像真的是要重建船坞,建造海船,而不是想引起话题顺势参与海贸,众人不禁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