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产业流程,将贵族喜欢吃的鸭子精华部位单独摘出来,每只鸭子只取一点,最后做成一份,定价都在几十两不等,最高的甚至上百两。
一只鸭子去了精华,再去了边角料,剩下的部位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分级,总之上上下下都能吃到对应档次的东西。
上下层次分明,贵族有优越感,中间的得了稀奇,下层也有一份实惠,贾瑛赚了一点钱,大家都很满意。
由于工艺独特,别人一时难以仿制,贾瑛定价暂时都有些偏高,但平均下来,一只鸭子居然也能达到五两银子。
由于每日鸭舍出栏不多,贾蓉甚至几次还想提价。只是提价容易降价难,现在四个庄子只养了四千只鸭子,一个月基本就会消耗完。
但以后技术成熟,更大规模养殖,那时候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现在不过是培养市场而已,贾蓉人微言轻,只得放弃,转而全心抓起鸭子育苗技术。
现在育苗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主要是温度湿度等条件难以控制,导致鸭子补充缓慢。
为了保证市场供给,还需要对外采购成品鸭,以致成本更高,但现在的价格,仍然有近四两银子的利润,便是每日都有四百两银子流入两府。
只以这个量来算,一年就有十五万两银子收入,更何况贾府这些人都清楚,现在的成本高,主是因为前期投入多。
而且由于近期新配方新工艺的出现,京城附近的鸭子都涨了价,导致向外采购成本进一步增加。
只等育苗技术完成,扩大养殖规模,那时便会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销量,却不用降价太多,以贾瑛给出的最低成本,甚至可以低到两钱银子。
那时,光是烤鸭这一项,对比现在的贾府,就已经是一个极大进项了,而且鸭子还有鸭蛋,鸭绒等衍生品,就连粪便都能利用起来。
(百度搜索,明末天启年间物价,鸭二百文左右,到清早中期,物价进一步上涨,但规模养殖降本增效,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饲料大规模使用河蚌,人工又不值钱。售价不会降低太多,毕竟再怎么降,普通人基本也吃不起。)
……
自从贾蓉负责烤鸭制作销售,两府每日都有银子进账,贾蓉这个负责人,如今在宁荣两府,真是走路带风。
连秦可卿在贾老太太面前,说话声音都大了一点点,凤姐看着她酸意直冒,只恨自家贾琏怎么不是负责人。
八月初十,贾瑛收到城西庄子改造初步完成的消息,便禀了贾母和王夫人,在周瑞的陪同下,出了城前往庄子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