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红薯

楼板上传来的咚咚咚的脚步声让在火塘边用铁鼎罐煮红薯的李嘉怡抬起头看向楼梯口,看到宋阳下楼,她用火钳从柴火里拿出两个烤红薯:“宋阳,红薯烤好了,快来吃。”

宋阳走到火塘边看了看,随手拿起一个很热的红薯,一边拍一边吹,把上面的草木灰弄掉,用指甲快速地刮掉烤焦的皮,然后剥开红薯皮,露出黄里透红的瓤,诱人的香甜味道飘了出来。

说实话,宋阳对红薯,有小时候特别的记忆,可以说是又爱又恨,心情很复杂。

在心里,他其实很讨厌红薯。红薯是高产的作物,在蜀地,一亩能产三四千斤,以前是应对饥荒的首选。

小主,

早些年,春天和夏天经常闹饥荒,差不多半个多月,那时候吃的基本都是红薯干磨成粉,加上当季的野菜或者蔬菜做的糊糊。

到现在,红薯和玉米一起,还是家里的主要粮食。

山里的土地不好,地方小,没有后来的高产种子和化肥,自己留的玉米种子产量很低,但是红薯很容易生长,而且长得很大,能弥补玉米产量的不足。

至于大米,别想了!红薯干因为切片晒的时候没削皮,也没仔细把坏的地方和虫眼去掉,都有一点苦味,虫眼那里甚至还有泥巴,吃起来的感觉能想到有多不好。

但是那个时候,能有吃的就不错了,哪敢挑,挑了就只能挨饿。

不光这样,宋阳还吃过很长时间的红薯藤。红薯藤就是红薯长在地上的叶子和茎,后来的城里人可能很多都没见过。在蜀地,红薯藤一直是用来喂猪的,人很少吃。

但是为了省粮食,妈妈王静雅会把家里五分自留地的红薯藤割回来洗干净,在锅里煮一下捞出来切碎,和用一点菜籽油炒过的泡酸菜、泡辣椒、泡姜一起炒,当菜吃。

吃了这样的红薯藤,不到一个小时,宋阳就觉得肚子很饿,嘴里一直流口水。

现在家里穷,不像后来,人们吃红薯大多是为了调节饮食、追求健康或者换个口味。而现在,不光白天吃红薯稀饭,晚上也是清水煮红薯片汤,经常连玉米面都不加,就拌着泡酸菜,实在是不好吃。

宋阳特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