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铁匠铺后,宋阳前往公社食堂,吃了一碗豆花饭。
本打算去看望李豆花,顺便带些食堂的豆花,但由于没带用来盛豆花的小锑锅,只好作罢,转而去了杂货店,买了六斤酒,朝位于石河子村与黑潭子村之间的山里赶去。
李豆花,原名李乘风。
他在十五六岁时进入深山,跟随长辈学习打猎和采药,目的只为能吃饱穿暖。
他的师傅,是真正的巫猎。
在艰难岁月中,能打猎、采药,会向大山寻求生存的技巧,日子总比一般人过得宽松得多。
后来,他当过几年兵,去过不少地方,参与过抗击小鬼子的战斗,直到解放后因伤退伍,回到黑潭子村,成家立业,还担任了多年的民兵队长。
在那段时间里,他频繁进入山中打猎,逐渐建立了声誉。尤其是在公社处理几起野兽伤人事件时,请他出手后,名声大噪。
本来准备调入乡里的武装部,但因队上的事务与人发生冲突,受了伤,被关了起来。
出狱后的李豆花已五十多岁,心态变得随意,自家的亲戚已经过世,儿女们均已成家,回到家里时,感觉到儿女对他的冷淡,索性一个人跑到山里,盖了间茅草房,彻底不再回生产队。
主要是他看不惯队上的人。
当初明明是在帮忙,结果却没人站出来说句话,让他心里感到不值。
他说:“我一个人在山里过得逍遥,不向任何人索取,吃喝全靠自己,等到老了,动不了了,就找个山洞一了百了,也不拖累谁,活得自在。”
对他来说,不光是打猎,单靠采药卖到供销社换的钱,就足够他过得逍遥。
这一住,又是好几年。
凑巧的是,宋阳去拜师时,恰好碰上李豆花已经六十多岁不再逍遥的日子。
一天,他在山上采药时,无意间在陡坡中惊起一头藏在石崖下的羚牛。
羚牛一下子站起身,人与牛相隔六七米,正是狭路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