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周围的路人打听着路线,穿过一条条熙熙攘攘的街道。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街边的店铺灯火辉煌,橱窗里展示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人们或是结伴而行,欢声笑语;或是独自匆匆赶路,神色各异。常明在这热闹的人群中穿梭,心中满是对那家烤肉店的期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一番寻找,他终于找到了那家传说中的烤肉店。还没走到店门口,就能听到店内传来的热闹喧哗声,那是食客们欢快的交谈声、爽朗的笑声,以及烤肉时滋滋冒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充满活力与热情的美食交响曲,正热烈地向他发出邀请。
推开门,一股浓郁醇厚的肉香扑面而来,那香味中混合着各种肉类独特的鲜香以及炭火烤制的香气,瞬间将常明包围。店内坐满了食客,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热气腾腾的烤盘,烤盘上的肉片在高温的作用下滋滋作响,油脂不断地冒出,在烤盘上跳跃、飞溅,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服务员们身着整洁的制服,手托着摆满食材和调料的托盘,在桌椅间迅速而又灵活地穿梭着,他们热情地为每一桌顾客服务,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整个店内充满了温馨而又热闹的氛围。
常明找了个空位坐下,服务员很快就递上了菜单。他接过菜单,只见上面各种各样的肉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的鲜嫩牛肉,从那细腻的纹理就能看出这牛肉的品质上乘,想必入口一定鲜嫩多汁;还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那红白相间的完美比例,光是想象着它在烤盘上滋滋冒油,慢慢变得金黄酥脆,油脂被烤出后发出“滋滋”声响的样子,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此外,还有特色的牛肋条,其肉质紧实,富有嚼劲,以及薄而鲜嫩的牛舌,每一样都让人充满期待,仿佛在向常明诉说着它们独特的美味。
常明仔细斟酌后,点了一份招牌的五花肉和牛肉。不一会儿,服务员就端着放有新鲜肉片的盘子轻快地走了过来。肉片被整齐地码放在精致的盘子里,色泽鲜艳,纹理清晰可见,仿佛一件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常明迫不及待地将肉片放上烤盘,瞬间,肉片与烤盘接触的地方发出“滋滋”的剧烈声响,那是高温与鲜肉碰撞产生的美妙音符。油脂开始迅速地从肉片的纹理中冒出,在烤盘上欢快地跳跃着,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油花,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肉片渐渐变色,从原本的鲜红逐渐变成诱人的金黄色,边缘微微卷起,散发出的香味愈发浓郁。
常明夹起一块烤好的肉,在特制的酱料碗里轻轻蘸了蘸,让酱料均匀地包裹住肉片,然后放入口中。鲜嫩的肉质与浓郁醇厚的酱料完美融合,先是感受到酱料的独特风味,咸香微甜中带着一丝辛辣,紧接着,肉的鲜嫩多汁在口中散开,丰富的口感层次分明,每一口都充满了满足感。那美妙的滋味让他瞬间陶醉其中,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不禁感叹:“这烤肉,果然名不虚传!” 他一边细细品味着这美味的烤肉,一边感受着店内热闹温馨的氛围,这一刻,他仿佛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酒足饭饱后的常明,惬意地拍了拍微微鼓起的肚子,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他慢悠悠地起身,和烤肉店内依旧热闹的喧嚣声挥手作别,脚步轻快地迈出了店门。此时,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了这座城市,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天际,城市的霓虹灯在黑暗中肆意闪烁,红的、绿的、蓝的光芒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一片如梦似幻、繁华又迷离的景象。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们或是三两成群地闲聊漫步,或是形色匆匆地奔赴下一个目的地,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生活节奏里,而常明也漫无目的地融入了这热闹的夜色之中。
他双手随意地插在口袋里,脚步随着街道的蜿蜒走向随意摆动,一会儿绕过街角的报刊亭,一会儿又避开路边停放的车辆,完全没有特定的方向,就这么信步闲逛着。不知走了多久,他忽然发现自己来到了铁路的货场旁边。货场周围的环境和市中心的繁华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里充斥着机械的轰鸣声和货车尖锐的汽笛声,嘈杂的声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震得人耳鼓生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味,混合着各种货物散发出来的混杂气息,让人忍不住皱起鼻子。
常明停下脚步,双手依然插兜,站在不远处静静地观察着。只见一辆辆面包车如长龙般鱼贯而入,朝着货场内部缓缓驶去。每辆车上都装满了用黑色塑料袋或者简易纸箱包裹的物品,这些包裹层层叠叠地堆放在车厢里,有些甚至都快把车窗遮挡住了。车一停稳,工人们便迅速围拢上去,他们熟练地打开车门,开始忙碌地搬运着货物。有的两人一组,抬着较大的纸箱,步伐稳健地走向货场仓库;有的则独自抱着几个黑色塑料袋,脚步匆匆地穿梭在车辆与仓库之间。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普通货场正常的货物装卸场景,可常明的心里却莫名涌起一阵不安,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他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开始仔细琢磨起来。作为一个曾经在复杂环境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人,他经历过无数的风风雨雨,也见识过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使得他对周围的一切细节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他心里十分清楚,货场平日里确实是各类货物进出的繁忙之地,每天都有大量的物资在这里流转运输。但通常情况下,用面包车来运输货物的情况极为少见。一般来说,只有运输那些小件的零担货物,比如几箱文件、少量的电子产品或者一些零散的生活用品时,才会偶尔出动一两辆面包车。而且这些货物往往是零散分布的,体积和重量都不大,不需要动用大型的运输工具,面包车就足以满足运输需求。
小主,
但眼前的场景却完全不同,这些面包车一辆接着一辆,源源不断地驶向货场,成建制地往货场拉东西。这种大规模使用面包车运输货物的情况,在常明的记忆中还是头一次见到,这实在是太特殊了,特殊到让人不得不心生疑虑。在他的认知里,货场运输货物时,最常见的运输工具应该是半截货车。半截货车的载货空间宽敞,车身设计合理,非常适合运输体积较大但重量适中的货物,像是家具、家电等。它们能够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一趟就能装载不少货物,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要么就是那种整箱的前四后八大货车,这些大家伙简直就是运输界的“巨无霸”,动力强劲,载货量惊人。不管是重型的机械零件,还是大批量的生活用品,又或是建筑材料等,对于它们来说都不在话下,能够轻松地将这些货物运往全国各地。
可现在,这些面包车的出现,就像一颗突兀的石子,打破了他对货场运输的常规认知,在他平静的心里激起了层层涟漪。常明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像一把出鞘的利刃,仿佛要穿透那些黑色塑料袋和简易纸箱,看穿里面隐藏的秘密。他的脑海中开始飞速地运转,思索着各种可能性,心中的警觉也越来越强烈。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绝不简单,也许他无意间发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交易,或者是某些非法活动的蛛丝马迹。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眼睛紧紧地盯着货场里忙碌的景象,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看看这些面包车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彻底地笼罩着铁路货场。昏黄的灯光在浓重的夜色中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只能勉强勾勒出货场的轮廓。那些全封闭的面包车在这朦胧的光影里穿梭,车身反射着微弱的光,格外扎眼。常明就站在不远处的阴影里,他的目光紧紧锁住一辆辆驶进驶出的车,眼睛一眨不眨,仿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里的疑惑愈发浓重,就像一团越缠越紧的乱麻。
他心里十分清楚,这种全封闭的面包车,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这严实的外壳,就像一道道密不透风的屏障,把所有的秘密都紧紧锁在车内,让人无从窥探。那紧闭的车门和深色的车窗,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它们对车内物品的守护,却也激起了常明更加强烈的好奇心与警惕心。
看着眼前这令人心生疑窦的场景,常明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多年前在哈尔滨客运段整备车间发生的那起令人咋舌的事件。那时候,周主任还是车间里备受信任的领导,谁也没有想到,他竟会利用职务之便,做出如此大胆的违法之事。
一开始,一切都看似风平浪静。那些全封闭的面包车每天按时进出整备车间,和货场里其他普通的运输车辆并无二致。司机们表情平静,动作娴熟,熟练地装卸着货物,旁人根本无法察觉其中隐藏的猫腻。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仓库管理员在例行盘点时,发现客运站的卧具备品数量出现了异常。他原本以为只是简单的记录失误,于是又仔细清点了一遍,结果却让他大惊失色——竟然发现将近20万套卧具备品不翼而飞。
这些卧具备品,每一件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采购的,它们原本是供旅客在漫长的旅途中使用,是保障旅客舒适出行的重要物资。柔软的被褥、干净的枕头,承载着旅客们旅途中的舒适与安心。可如今,它们却被周主任私自倒卖,全都流落到了地方,成为了他谋取私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