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先恢复榷茶法,在产茶的州军设官场专卖,禁止商人、园户私相贸易。三年后罢官场,允许商贩向园户买茶贩卖,由官府抽税后批给''茶引''。朝廷一年的茶税收入达四百余万贯。每年以一百万贯作为皇帝私房钱。
朝廷还大改盐钞法,废除东南六路官运官卖制,由商人任意向榷货务出钱买盐钞,凭盐钞去产地领盐,再到指定的州县贩卖。但是,朝廷的钞法不定,屡次更易。商人出钱买钞,尚未领盐,钞法已变,又须贴钱领新钞,如无钱更换新钞,则旧钞也失效。往往上午还是豪商,下午就沦为乞丐。
三、直接抢掠民田。常佶用宦官直接抢掠民田,作为皇帝个人庄田。他派宦官陆续设置''公田所''、''西城括田所'',在京西、京东、京畿、河北等路,以把官田、荒地、逃田、退滩等收归官府为名,将大量民田指作''天荒'',掠为''公田'',课取''公田钱'',强占的田地共达三万四千多顷。大批百姓被夺去田地,背井离乡。
四、挥霍常平仓积蓄。
皇帝还将各地常平仓贮存钱谷搜罗一空。王安石变法时积存的钱谷,可支用二十年。到崇宁朝时,各地仓库常年有六百万石的积储,以备丰歉平抑粮价。但被常佶全部用来作为上供,被他挥霍一空。明宗时皇宫每月开支约三十六万贯,到崇宁朝时增加到一百二十万贯。
五、花石纲。
常佶设立造作局,搜罗各种花石树木运到京师赏玩。最初在江浙取花石进奉,后来所运花石规模不断扩大,动辄用船数十艘,每十艘编为一''纲'',号''花石纲''。一个运花石的船队要数千人,一块石头的运费达三十万贯钱。又用铜二十二万斤铸造九鼎,饰以黄金,建造九座大殿安放,称九成宫。
他还仿余杭凤凰山式样,用人工筑大土山,名万岁山(后更名艮岳山)。最高峰高九十尺,山周十余里,用山石万计,都由各地限期运来。山上建造亭馆楼台,穷极华侈。皇帝整天在宫中玩乐,宫中美女多至以万计。每到节日,皇帝便聚集百官,纵情享乐。
自常佶登基以来,大定实际的统治极其黑暗、腐朽,百姓苦不堪言。
皇帝如此不顾百姓死活,农民被苛刻的统治逼得没有活路了,最终只有“起义”。
五路伐宁、北伐征燕,靡费军资补给无数,大多都摊派在河北、山东、河东百姓的头上。
这还不算,官府为了自己省事,还强迫百姓把粮食运到燕京交纳。运送一石粮食的盘费达十几石到二十几石。这直接让这几个路的百姓破产,简直是灭顶之灾。朝廷还要加收免夫钱(不当夫役就要出钱),数额达六千二百万贯。这些合在一起,老百姓没有活路,只能起义。
还别说,大定冗兵很多,虽然对外打仗不行,以失败居多,但是用来对付农民起义军是有效的。冗兵也是正规军,毕竟有训练、有盔甲武器,用来对抗没有经过训练、缺乏盔甲武器的农民起义军是占绝对优势的。因此,只要定廷反应过来,派大军对付农民起义军,那么农民起义军很快就难以支撑。
方腊、杨幺如此,宋江如此,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此起彼伏的高托山、张仙大抵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