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一篇《江城子》,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让无数人感动于一代文豪苏轼对亡妻王弗的深沉思念和无限深情。
自古才子出情种,苏轼深情而不专情。王弗去世后,苏轼先是娶了她的堂妹王闰之为续弦,后又纳了西湖名妓王朝云为侍妾。很巧合,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都姓王。
世人熟知的苏轼妾氏,唯有王朝云,但其实苏轼却是有妾数人。这并不奇怪,大定文人地位高,除了王安石、司马光等少数“禁欲系男神”,大多数士大夫都是妻妾成群,家中另有歌姬舞姬侍女无数。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外放。每次被贬,他都会将身边姬妾或遣散、或送人,其中还有两位侍妾当时已经怀有身孕。
但以妾换马一事确实有损苏大学士人设,太不近人情。而春娘呢,她身世可怜,刚烈自爱,又确实令人同情、令人敬佩,最后那首绝命诗更是写出了无数女子的命运悲歌,极易引起共鸣。
那么问题来了,苏轼一方面爱妻如命,一方面又以妾换马,他到底是情圣还是渣男?
对此,不同人必定会有不同看法,笔者不妨说说自己的理解。
首先,苏轼深爱王弗、敬重王闰之、怜惜王朝云,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他的诸多诗词作品中均有体现。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再说“姬妾送人”和“以妾换马”。苏轼被贬外放时确实曾经遣散家中姬妾,这在他自己的诗词作品中同样有所体现。但苏轼这么做的原因,并非冷血无情,恰恰相反,他是因为知道贬谪后生活艰辛,不忍连累一众姬妾,这才将她们或送回娘家,或送入豪门。只有朝云,不离不弃,甘愿跟随苏轼吃苦。
而婢女侍妾确实属于主人的私人财产,可以进行一定的交换和买卖。
南北朝时期的梁简文帝萧纲曾做了一首宫体诗《和人爱妾换马》,以弃妇的角度抒发自己遇到薄情之人,被当做物品一样拿去与人交换的悲惨命运——“谁言似白玉,定是愧青骊”,谁知我这如花似玉的人儿,竟连一匹青黑色的马都不如!
曹操的儿子曹彰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了一匹上好的白色宝马,特别想拥有。于是便设宴邀请白马主人,召来自己的一众美妾,对那马主人说:“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用我的美妾换你的马,你可以自己随便挑一位。
那马主人便挑了一个自己中意的美妾,曹彰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宝马,并将其取名为“白鹘”。
这则故事前面还形容曹彰“风流倜傥”,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根本不会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将其视为“潇洒”,对他们来说,妾这样的女子,就好比骏马之类的玩物,都是供他们玩乐的。
妾的地位低到不可思议,她们是可以通过买卖得来的,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