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冯过让沈开恒赴京帮忙,于沈氏而言乃是一桩天大的好事,如何不允?
倒非肥水不流外人田,实是冯过较了解沈开恒这位比自己尚大一岁的表外甥。
其虽未过岁试而未得乡试资格,或许此生就会停在秀才无法再晋身,但这并不代表其“无能”。
事实上,大定读书人何止百万,皓首童生比比皆是,能考中秀才,作为士大夫阶级的底层,跟达官贵人比自然是比不了,可相较于平民百姓,秀才无疑是羡煞旁人的存在。
且秀才还能享有一定的特权,例如见到官员可以不用下跪,也不用受徭役这种苦罪,如果是廪生,还能享有政府的生活补助。
除此之外,秀才还能利用自身地位赚取合法收入。譬如开设私塾,为村民提供教学服务,从而获得束修。又比如给村民看八字、合婚、择期等,以此获取“喜包钱”收入。
另外,秀才还可以凭借其名气为新开的铺面或店馆书写招牌,以及为民间的土地买卖充当中间人,每当过年,一些村民还会请秀才为自家书写春联。
小主,
诸如此类。
是以,别看沈开恒只一秀才功名,但有沈致和这棵大树,他也绝当得及“少年有为”四字。
冯过当然不是因为其是秀才而另眼相看,而是看重他头脑活络、心思缜密,是个能做事的可用之才。
他夹袋里能用的人不多,招募人手是当务之急。
三舅沈致信不消说,可以放心大胆的用,但其只能守成,太过忠厚老实,甚至是不知变通的。这样的人会是非常好的执行者,能完完整整完成布置下去的事情,却无法事无巨细的考虑完美。这既是优点,但也是不足之处,只知守成而不知开拓。
贾小春有“莾张飞”之质,心思细腻缜密,但终究是武者,且不擅交际,保驾护航足矣,终无法站在明处应对外务。其主导的护卫队中倒是有几个好苗子,好生引导磨练一番可大用。
至于徐元杰、刘几、费懋贤等,可为臂助,却不可驱使。
而资哲、辛弃疾、费宏、李格非等,则是“后援团”。
细数下来,他能倚仗使用之人确是寥寥,真想做什么事时自是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