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会逢其适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495 字 16天前

于她而言,去年很不寻常。

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爱喝酒。这不,市纺街的一栋公租房内,一唱三叹间,一首醉酒伤春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随风入耳。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看似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却写尽了对春天之爱。篇幅虽短,但意味深长。

一时间,东京汴梁城大为轰动,文人墨客士大夫无不称赞。

李家有女初长成,雏凤清于老凤声。得恩师晁补之大加赞赏,也非偶然。

京都的繁华,家学的熏陶,恩师的教导,激发了清照的创作热情。

时人有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之言,怎会是虚妄?

今年上元节,东京汴梁大相国寺,花灯簇拥。

词坛新将李清照与大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不期而遇。

于赵明诚而言,李清照的诗词,见识在士大夫中间流传很广,很有知名度,也自然被圈了粉,满是倾慕。

于李清照而言,太学生赵明诚是品行端正,情趣高雅,前途远大,似乎也是非常优秀的夫君候选人。

但不知怎地,她脑子里时常会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俊朗少年负手望月,口中吟唱着“着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而后痛饮一壶,挥笔疾书,意态兴酣。

少女情怀总是诗,纯真的心思,羞涩的情愫,总会有一个身影撞进心扉,徘徊不去。

这样的不期而遇,不正是多少回午夜梦回所记得的场景么?缘来如此,妙不可言。

这一刻,她第一次对赵明诚心生反感,就好似他弄脏了自己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