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功亏一篑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07 字 9天前

事后诸葛亮也好,马后炮也罢,至少辛弃疾几个面对直视且用心总结了战争得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不断的总结方会有成长进步。

但满朝文武也只是他这区区数人发声,绝大多数臣工尽皆失声,噤若寒蝉,将此事视为雷区,不敢稍提。

早前不是对官家多有怨言嘛,总说皇帝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酷好艺术,工书善画,能诗擅词,精通音律……但大定需要的是一位励精图治有雄才伟略的皇帝,而非“天纵将圣,艺极于神”的艺术家。

好了,皇帝终于在你们一番貌似义愤填膺忠贞清介的言词撺掇之下大兴刀兵,什么收复失地振我国威,什么覆灭异族鼎定河山,那叫一个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结果呢?

“和平共处”才是百姓福祉,“养强兵而不用”才是国家发展强大的保障,这是定律。止戈为武乃为国之上策,历史已经多少次证明了,穷兵黩武是国破的先声。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

穷一国之力,却遭反噬,战争投进去的巨额钱财不提,还伤亡十余万军士、百姓,这责任该谁承担不需多说。

事到而今,唯有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更需深挖造成此困境的因由,要从源头扼止。咱大定虽然富庶,万民臣服,但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为求和平,外交之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若有人为了一己私欲而居心叵测要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此乃国之罪人也。似此等祸国殃民之辈需狠狠地惩治以为后人明鉴。

简单的说,像辛弃疾、李纲这些个主战派应该被揪出来开批斗审判大会。

哦,你说童贯也是主战派,有吗?这个可以没有,或者……真没有。

没眼力见的,童道夫是官家的心腹,虽与蔡相有些矛盾但终究是同道中人,将他列入主战派“鞭尸”,脑子哇塌了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本朝开国之初就出现了两个阶层,即世袭功勋贵族和科举出身的清流。

自此,但凡清流出身的官员多是主战派,但凡贵族出身的官员多是主和派!清流出身的官员主张改革,如寇准、范仲淹、王安石,章惇;贵族出身的大多反对改革,例如王若钦、吕夷简、司马光。当然清流们一旦成为新贵族就马上变成主和派和保守派了;例如富弼、韩琦。

所以改革、保守;主战、主和同忠君爱国,同思想进步毫无瓜葛,纯属世袭贵族和寒门官员之间的博弈而已。

有趣的是,都说文官死谏武将死战,此时却变成儒生好战,和武人更换了立场。而且往往在时局危难、需要武人镇定局面的时候,书生却表现得尤其好战,慷慨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