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昌大南疆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777 字 16天前

此时传递军情大抵有飞鸽传递、旗鼓传讯、烽火传递以及驿站传递等四种方式,刚才那骑便是驿站军士传递。

西周时就有驿传系统,到了汉代形成了更加完整的制度,传递文书分出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而且收发这些文书都需要等级、注明时间。

而到了大昌时,驿传系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大昌六典》中记载,较盛时有1639个驿站,从事驿务的人员共有多人,其中驿兵1700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等。陆驿快马整天走6次,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较快要求日行500里。而水驿在逆水行船时,要求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为100到150里。

“省城……果然是不同一般哪……”

“无逸兄,是初来省城吗?”

“惭愧惭愧,某向来极少外出,不及文珍兄万一。”

“哪里哪里,某只是喜好游览名山大川罢了。不过,某去过不少地方,却真的是未见过遇军情传递仍泰然处之的百姓,南昌城的百姓……啧啧,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也。”

“南昌城饱经战火冲洗,长此以往,自是遇急不慌的。”

“哦,信民兄可否为某详说一二?”

说话几人排在冯过后面,皆是二十多岁,看穿着应是参加乡试的“我辈中人”。

那位“信民兄”标准的国字脸,皮肤白晰,蓄着精心修剪过的胡须,颇有几分风雅,声音略显低沉,娓娓而谈。

南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处“吴头楚尾”之地,为争夺这片土地,吴、楚两国常常开战。最着名的一场战争当是吴王阖闾用计诱使楚国攻吴,吴军先采取守势,后迎头还击,在这一带大败楚军。

汉末动乱四起,各地陷入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西衔荆州、北接豫壤”的豫章郡,是个能够成就霸业的地方。孙策眼光毒辣,早早将其攻占,到孙权时,豫章成为江东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前梁旧臣萧勃在岭南起兵,试图恢复南梁。其子萧孜率兵进逼豫章,陈武帝派周文育在豫章迎战。双方激战两个多月,南陈军队获胜,由此奠定了南陈数十年的基业。

五代时,豫章郡为南唐的割据势力范围。南唐传至中主李璟时,交泰元年七月的一天,他对群臣说:“建康与敌人相距只隔江而已,又在下流,不易据守。朕想迁都到豫章洪都,这样据上流,可以控制局势。”有许多臣子不想迁都,听后都默不作声,只有枢密使唐镐极力赞成。十一月间,李璟断然决定升洪州为南昌府,并建南都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