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兰芝以芳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65 字 9天前

母亲又讲述了摩尼教的根本教义,为二宗三际。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恶。三际指初际、中际、后际,初际阶段,明暗是分开的。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与黑暗斗争,两者混合。后际阶段,明暗重新分开。

方兰芝听的云遮雾罩的,完全不明所以。

母亲便将明教教义被归纳为简单好懂的八个字,“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它吸收的教众中,各种身份的人都有,以社会中下层居多,有农民、书生、吏员、兵卒、盗贼、豪侠等。为了统一辨识和开展教务活动,明教规定教众们必须白衣黑帽,尊奉明使为教内最高神,他们都相信光明终究会战胜黑暗。

那些福建人宣扬明教“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论调,简而言之,便是“有饭大家吃、有事大家帮”。他们还说仅温州一地就有四十余个,其他无名的据点还不在其列。这些教会点每年固定时间开设道场,男女民众,夜聚晓散。

还有一条,明教主张素食,不饮酒不吃荤。

方兰芝想着父亲与那些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场景,看不懂这世界了,就这?

但父亲似乎被那伙人“洗脑”(这个词是冯小七说的,还挺贴切)了,呆在一起不知道商量些什么,渐渐的漆园也无心打理了,神秘兮兮的朝出晚归。不仅如此,他还带上了叔父方七佛、二兄方亳和王叔叔,偶尔偷听到在筹谋着什么,说是“共襄盛举”。漆园被交给大兄方书打理,可大兄自幼体弱多病,还有先天脚疾,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能打理什么?

这样子几个月下来,家里已是入不敷出,漆园更是处于荒废状态。但父亲却显得很是亢奋,看得出是在谋划大事。

终于,去年十月初的一天,里正方有常发觉了父亲等人要密谋“叛乱”,便派二子方熊向县告发。父亲发现事泄,便纠集人杀了方有常一家,只有方有常的三lu子方庚越墙逃脱。十月初九,父亲集合千余人,在漆园誓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亲说佛教教义中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虚伪的,应该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有甚贫者,众率财以助……凡出入经过,虽不识,党人皆馆谷焉,人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

那时候啊,父亲站在高处,声音洪亮,振聋发聩,四下听众无不嘶吼怒叫,群情激愤。

还是叛……他们叫“起义”,比说书先生话本里的“清君侧”更加激进,是要推掀翻大定江山,让受欺压盘剥的百姓翻身当家做主人。

父亲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但是义军没有弓箭、盔甲,只好用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轰轰烈烈,气势如虹,烧房舍,掠金帛,诱逼良民加入起义军。在这裹挟一切的气势当中,越来越多的州县被起义军占领。许多地方长官,甚至无法与之力敌,要么战死,要么逃亡。

仅一月有余,在方腊的带领下,起义军便攻占了浙江、安徽、江西、江苏等六州五十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