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芝兰幽林

鼎定河山 品涩居士 1637 字 9天前

周葵任参知政事,聘陈亮为其幕宾,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尽其议论。周葵授以《中庸》《大学》,曰:“读此可精性命之说。”但陈亮对此不感兴趣,他后来说:“……余以极论兵事,为一时明公巨臣之所许,而反授《中庸》《大学》之旨,余不能识也,而复以古文自诡于时,道德性命之学亦渐开矣。”

虽然对道德性命之学有所了解,但他却认为,那种空谈心性的道德性命之学无补于实际,更不能解决统一事业,所以没有按照周葵为他设计的道路去实行,而是继续研究前人的历史,并且又撰着了《英豪录》和《中兴遗传》两部着作,冀图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中兴复国的借鉴。

在青壮年时期,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得中。他说:“亮闻古人之于文也,犹其为仕也,仕将以行其道也,文将以载其道也,道不在于我,则虽仕何为。”

话虽如此,但知天命之年的他其实也在准备明年的会试,心尤不甘哪。

综上所述足见其为人性格,豪迈义气,一力主战,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这也难怪辛弃疾会与他相交莫逆了,臭味相投也。

七年前,陈亮闻辛稼轩退隐信州,访之。过小桥,三跃而马三却,同甫怒,拔剑斩马首,推马仆地,徒步而进。稼轩适倚楼望见之,大惊,遣人询之,则已及门,遂订交。

啧啧,这暴脾气,一言不合就拔剑,也就老辛好这一口,换作其他人怕莫是要群之唯恐不及喽。

又二年,同甫再访,相与谈天下事。酒酣,稼轩言南北之利害,南之可并北者如此,北之可并南者如此,且言金陵荼蘼,军民只知享乐而不知战祸即至,大定实已穷途末路云云。饮罢,宿同甫于斋,同甫夜思稼轩沉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月余,致书稼轩,假十万缗以纾困,稼轩如数与之。

十万缗哪,也就是十万贯,这辛枢直真有钱,也真大气,说借就借了,也不怕陈老弟还不起。

嗯,确认过眼神,是好基友无疑了。

“夫子亭”中,辛弃疾与傅岩叟唱和罢,随即将矛头指向陈亮:“同父之才,落笔千言,俊丽雄伟,珠明玉坚,文方窘步,我独沛然。”

这是红果果的力捧挚友,不遗余力啊。

小主,

陈亮豪笑几声,反手取出一卷轴,徐徐展开,却是一幅肖像画,画中人戎马装扮,立于浩荡河水之畔,凝目北眺,看那五官形体,分明正是辛弃疾。

“此乃吾为幼安兄所作画像,将就着收下吧……”将画像卷好递给辛弃疾,陈亮高声道:“吾有画赞一文予稼轩居士,诸位请听----”

所画赞作为文学作品,渊源久远,晋代陶渊明曾在一篇《扇上画赞》中一口气赞誉了八个归隐高士,这些人物来自《史记》《汉书》和《后汉书》等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