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兵,下官乃锦州人,如今在大理寺担任推官!”
“朱总兵,学生乃义州人,如今在京城备考。”
“······”
听着众人的一一自我介绍,朱信也赶紧向众人一一点头拱手作揖。
眼见众人满是热情,朱信虽然早已经十分疲累,却也只好赶紧强撑着,向众人一一作揖招呼,免得伤了同乡们的热情。
直到大傍晚,朱信作揖作到就连手都抬不起来了,王则也是登记完一本又一本册簿,同乡们的热情也还没减弱,仍然纷纷围着朱信,或是想听朱信给大伙儿讲述“直捣黄龙”的故事,或是争相想要和朱信搭话。
朱信深知,这些老乡们,或是官员,或是缙绅商贾,或是举子学生,眼下自己可一个都不敢得罪。
更何况,这些老乡们,明显都是十分支持他朱信的粉丝,又是捐钱,又是建言献计,为的就是要支持袁崇焕、朱信收复辽东。
“民心可用!”朱信心中不禁感慨。
就按照现在这个速度,要是继续接受军资捐助,他再成立多一个营,那也不在话下。
最后,梁黍眼见人多到都快塞住半条街了,只好赶紧上前抬出“边将和留京乡民过从甚密,恐会惹得御史弹劾”,众人这才慢慢散去。
等朱信回到房间的时候,他早已经累得直接就昏睡了过去。
···
自从朱信一招“直捣黄龙”,后金就从过去对明朝的强势威压,变得如今这种反复被动的局面,不仅得忙于和明军周旋,也还得忙于内战平乱,更要时刻揪心蒙古人在背后捅刀子。
刚即位一年的崇祯皇帝,如今那可真是心情大好。
各地的密奏纷纷送来京城,大都是许多好消息。
比如金兵又在哪儿溃败了,比如蒙古不敢再入寇,还有某某地方乱军被击败。
总而言之,各种胜利捷报忽然之间,纷至迭来,简直就是完全接住了朱信“直捣黄龙”之后带来的好运气。
不过,崇祯在高兴之余,对于那帮文官送上来的各种“危言耸听”,也是痛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