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名士来访

“还有谁?没想到呀,你倒是没说大话,还真能把名士请过来加入我的幕府之内。”朱信笑笑,轻轻拍了拍王则的肩膀,一下就缓解了王则的紧张之感。

“回禀总兵官,这些名士当中,还有宜兴陈贞慧、无锡顾杲、贵池吴应箕、吴江叶绍袁等。”王则一口气,赶紧将最近招揽的这些人才一一点了出来。

这些人,都是王则通过各种手段所为朱信收罗的人才,或是给予重赏,或是慕名而来,更多的人是因为钦慕朱信远道而来。

“宜兴陈贞慧、无锡顾杲、贵池吴应箕、吴江叶绍袁?我擦,老王,瞧你都帮我招揽的是些什么人才!这些那可都是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能就只安置在小小的幕府之内?”

朱信听罢,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这简直是绝了,王则这回搜罗而来的人才,还真的不是什么老学究,而是一群在某些方面已经十分出色或者有为的专业人士。

朱信的脑海当中,就已经开始飞快地进行着相关信息的分解。

首先就陈贞慧,这位就是朱信之前想到的那位陈公子,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着名于时,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合称“明末四公子”。

陈贞慧曾中乡试副榜第二人,曾与吴应箕、顾杲共议声讨阮大铖,由吴起草《留都防乱檄》,揭贴于南京,为阮所恨。

南明弘光朝,陈贞慧到阮大铖的迫害,曾一度入狱。进入清朝之后,他终生不仕清朝,并隐居家乡,而且骄傲十余年不入城市,于顺治十三年也即1656年去世。

顾杲是寺卿顾宪成之从子,顾宪成就是那位因为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的官员。这位顾杲工于书法,与吴门杨廷枢同社,酒后与贵池吴应箕谈论天下事,辄痛哭,哭罢,辄狂歌,性格十分率真。

而吴应箕,则原字风之,改字次尾,号楼山,是明朝南直隶贵池县兴孝乡人。明末着名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复社领袖和抗清英雄。

吴应箕曾参加复社,起草《留都防乱公揭》揭露讨伐阮大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