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奇耻大辱

“对,这帮乱兵,不能就这样轻易放过他们!”

副总兵祖大乐和都司左良玉却还是坚持应该先抓人,而且不仅要把首恶和附从作恶者抓出来,乱兵当中的所有骨干都应该揪出来。

这就遭到了朱信和郭广的反对。

很快,大家就围绕着抓什么人、抓多少人就争论了起来。

“我和一众士兵说过,首恶张正朝和张思顺已死,我不会再继续追究,会宽宥他们!这事情,就不要再争论了!郭广,你连夜带人到各营,安排发放军饷!左良玉,你率你部营兵严加保护发饷一事!祖大乐,你安排你的营兵立即接管宁远城防,城内还有乱兵滋扰百姓,立即当街正法!朱信,你带你的人马,立即部署在巡抚衙门内外护卫!”这时候,正堂上的毕自肃终于开口了。

毕自肃正月才刚到任宁远担任辽东巡抚,可这才几个月,就发生了宁远兵变。这次兵变,出乎他的意料,他深知自己作为巡抚,对于朝廷欠饷一事,即便没有直接必然的责任,但是也负有间接的责任。

他自己不是贪官,他向朝廷请饷,可银子又发不下来,即便他的兄长毕自严正担任着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可也帮他弄不来那么多的银子堵住这个窟窿,毕自肃也毫无办法。

现任的户部尚书毕自严,见国家军事频繁、国库空虚,还提出了二十四项节支建议,可结果呢,朝廷没钱就是没钱。

在朱信看来,毕自肃不过就是当时明朝政治腐败的一个牺牲品,而造成如今欠饷的问题,主要问题还是明朝各种腐败问题积弊过久,上下腐败不堪,官员贵族富户士大夫们自私自利,经手粮饷的文官,几乎人人都要趁机捞上一笔,层层克扣军饷。

从万历末年,再到天启年间,直到崇祯年间,辽东问题已经成了明朝最大的负担,辽东的连年战事,造成了国家财政的极大消耗,再加上关内天灾和农民起义,国库基本被掏空了。

从古至今打仗都是需要钱的,士兵们缺衣少食,长期欠饷,家里甚至都揭不开锅,他们又怎能安心作战呢?别说袁崇焕,纵是朱元璋复活,也不能扭转辽东的战局,袁崇焕那句五年平辽,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毕自肃发出命令,众人赶紧停止了争论,各自领命。

“郭广、祖大乐、朱信和左良玉你们四人,今晚平乱有功,我自当会向朝廷和袁督师为诸位请功请赏!宁远今夜发生的变乱,我也会连夜差人将情况送往山海关向袁督师禀明!你们各自去吧!”毕自肃摆摆手,让众人退下。

这时候他忽然又想起那些军饷的事情,于是叫住了郭广和朱信问道:“两位,这十五万两军饷,你们是怎么凑出来的?”